[发明专利]定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9077.1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7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大中皓允;小林俊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20 | 分类号: | G03G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杨林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影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能够抑制由润滑剂不足引起的滑动阻力增加。滑动构件(60)具有与带的内周面接触的滑动面(61),以将带夹于中间的方式与加压构件对置配置。将输送记录介质时旋转的带在滑动面(61)上滑动的方向称作输送方向。在滑动面(61)形成多个沿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槽(70),并且,形成多个将多个第一槽(70)中的相邻的2个槽相互连通的第二槽(80)。第一槽(70)和第二槽(80)形成为非格子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通过对调色剂像进行加热以及加压来使其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装置。在日本特开2010-3933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将定影带向外周侧按压的剥离构件具有与定影带接触的接触面,在接触面形成有槽,定影带的驱动方向上游侧的槽的间隔比定影带的驱动方向下游侧的槽的间隔小的构成。在日本特开2008-164686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在相对于定影带的内周面滑动的滑动薄片的滑动面设置格子状的凸部的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393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64686号公报
设置于环状的带的内周的滑动构件具有与带的内周面接触的滑动面。为了减少带与滑动构件的滑动阻力,在滑动面保持润滑剂。若由于基于带的驱动的输送力,润滑剂偏向滑动构件的下游侧,则上游侧的润滑剂不足。因此,滑动构件的上游侧的滑动阻力增加。另外,若偏向下游侧的润滑剂从滑动面漏出,则作为滑动构件整体的润滑剂的保持量减少,滑动阻力增加。滑动阻力增加的结果,润滑构件的耐老化性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润滑剂不足引起的滑动阻力增加的定影装置。
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侧面的定影装置是使调色剂像定影于记录介质的定影装置,具备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构成的环状的带、与带的外周面接触的加压构件、以及滑动构件。滑动构件具有与带的内周面接触的滑动面,并以将带夹于中间的方式与加压构件对置配置。将输送记录介质时旋转的带在滑动面上滑动的方向称作输送方向。在滑动面形成多个沿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槽,并且,形成多个将多个第一槽中的相邻的2个槽相互连通的第二槽。第一槽和第二槽形成为非格子状。
在上述的定影装置中,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滑动面的中央部和边缘部,第二槽的宽度、深度以及间隔的至少一个不同。
在上述的定影装置中,形成于正交方向的滑动面的边缘部的第二槽与形成于正交方向的滑动面的中央部的第二槽相比,宽度或深度较大、或者间隔较小。
在上述的定影装置中,第二槽形成为非直线状。
在上述的定影装置中,与第一槽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连通的第二槽的连通位置、和与第一槽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连通的第二槽的连通位置在第一槽延伸的方向相互偏移。
在上述的定影装置中,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第一槽的宽度、深度以及间隔的至少一个不同。
在上述的定影装置中,形成于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第一槽与形成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槽相比,宽度或深度较大、或者间隔较小。
在上述的定影装置中,第一槽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滑动面的中央部形成于输送方向的滑动面的边缘部,在正交方向的滑动面的边缘部远离输送方向的滑动面的边缘部形成。
在上述的定影装置中,第一槽的两端配置于远离滑动面的边缘部的位置。
在上述的定影装置中,输送方向是朝向铅垂方向的上方的方向。在上述的定影装置中,带能够相对于滑动面选择性地向输送方向、和与输送方向逆向的相反方向的两方的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9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