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面板边框孔区透明胶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8176.8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7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饶桥兵;杨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B05D1/32;B05D3/06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欧颖;吴婷 |
地址: | 410329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面板 边框 透明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面板边框孔区透明胶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手机面板背面粘贴保护膜、在覆盖有保护膜的手机面板背面感应孔处点光学胶、用压块将光学胶压平整、使胶水固化、再移除压块与保护膜等步骤。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工艺,可制作出平整性好、无气泡的透明胶层,有效的保证了后续在透明胶层上粘贴用于隐藏感应孔的贴膜后感应孔的透光效果。本发明的保护膜在贴至手机面板的过程中,其上表面粘设有辅助膜,可增加吸膜板所吸附膜层的总厚度,防止吸膜后发生褶皱,增加膜层的厚度与刚度,不影响后续滴胶的厚度,降低了贴合难度,产品质量也随之而上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手机面板胶层制备工艺,特别的,涉及一种手机面板边框孔区透明胶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面板加工工艺越来越复杂,加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保护膜种类也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手机面板背面普遍于边框区设置有感应孔与摄像孔(或其他功能性孔),由于边框区是要印制油墨的,而边框区对应感应孔与摄像孔的位置因需要透光不能印制油墨,因此,感应孔与摄像孔的位置设置成油墨镂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观,摄像孔需要全透明因而只能是该处设置为无色的透明孔,但感应孔只需要不被油墨层遮挡即可,感应孔是可以用其它有颜色的膜层遮挡的。随着用户要求的不断提高,用于粘在感应孔处的使感应孔与边框区油墨颜色一致的贴膜随之产生,即在印制边框区油墨层之后先在感应孔的位置增设一层胶(即本发明所述的透明胶层),再在胶层上粘贴形状与感应孔相同的且面积比感应孔略大用于隐藏感应孔的贴膜(该贴膜能透过红外线因而不会阻挡红外感应孔的功能,且且该贴膜的颜色与边框区油墨一致因而能在边框区上让感应孔隐身),而在感应孔处滴的胶液不能扩散至边框区除感应孔以外的其他区域,且为保证感应孔处的透光效果,感应孔处所滴的胶液滴加后应没有气泡,以防止带气泡的胶液在固化过程中因温度升高气体膨胀而使固化后的胶层产生表面高低不平、不光滑及内部气孔等缺陷,影响感应孔处的透光效果,降低产品良率。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可行的提供符合上述要求的透明胶层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面板边框孔区透明胶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面板边框孔区透明胶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手机面板1背面粘贴保护膜2,保护膜2对应一个或多个感应孔的位置设置成使感应孔露出的镂空结构;
2)在覆盖有保护膜的手机面板背面感应孔处点光学胶3,且所点光学胶的体积大于镂空区的容积;
3)用尺寸大于感应孔尺寸的压块4将光学胶压平整,使多余的光学胶从感应孔处的镂空区溢至周围的保护膜表面上;
4)使胶水固化,再移除压块;
5)将保护膜向上提,使残留于保护膜表面的固化后的光学胶与镂空区的胶层发生断裂,并随保护膜一同移走,只留下形状与感应孔相同或相似的上表面平整的透明胶层,即完成透明胶层的制备。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为玻璃压块,玻璃压块用于与光学胶接触的底面镀有隔离膜41,隔离膜用于在胶水固化后,便于玻璃压块与胶层分离。
所述隔离膜为AF膜(防指纹膜)。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压块的厚度等于0.5~1.5mm,优选0.8~1.2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手机面板背面1先印制边框区油墨层形成摄像孔与感应孔,在边框区油墨层固化后再粘贴所述保护膜2,且印制形成的感应孔的尺寸小于其在保护膜上所对应的镂空区尺寸。
所述保护膜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02mm,所述油墨层的厚度等于15~2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81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P地址分配方法、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一服务器
- 下一篇:移动电子显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