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5202.1 | 申请日: | 2017-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8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英;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瑞生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A01N63/04;A01N43/40;A01P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易朝晖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制剂 草莓灰霉病 化学杀菌剂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酵母菌 防治农作物病害 环境无污染 微生物菌剂 成菌悬液 酵母菌剂 菌种制备 生物领域 制备工艺 啶酰菌胺 防治 防效 复配 喷雾 应用 安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领域,具体涉及的是应用酵母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剂防治农作物病害,尤其是草莓灰霉病的用途。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的主要成分是马克斯克鲁维酵母,通过对菌种制备成菌悬液喷雾防治草莓灰霉病,防效在45%以上,而将其与化学杀菌剂啶酰菌胺复配使用时,可以减少化学杀菌剂的使用量而维持其较好的防治效果。本发明的微生物制剂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使用该微生物制剂对环境无污染,绿色安全,推广以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防治农作物病害的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在应用中对人体安全、对环境无公害。
背景技术
生物农药是指使用活体微生物、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等用于防治各种昆虫和病害的农药种类。尤其是微生物农药,由于自然界中潜在的微生物资源种类丰富,在微生物农药的产品开发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研究,在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制和开发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公关和高新技术发展的计划;各地方政府也把微生物农药作为生物领域的一个重点研发方向。
微生物农药是实现农药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循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微生物农药,并以此带动其它高科技产业,如发酵工程、制剂加工、精细化工领域的协同发展是微生物农药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微生物农药不仅具有高效、安全、低残留、易降解的特点,而且微生物本身来源于环境本身,对环境友好,且微生物作用机理复杂,作用位点多,一般微生物活菌和次生代谢产物都能够应用于抑制有害生物的生长,因而备受人们关注。目前,放线菌、细菌等在农业上已经有广泛推广使用,然而,应用酵母菌进行生物防治虽然已经有研究,但真正应用的还较少。
酵母菌一般对化学杀菌剂抗性较大, 甚至能和化学杀菌剂结合使用,一旦筛选得到合适的复配种类,不仅能够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潜在为害的同时,提高生物防治效果。另外,酵母菌具有遗传稳定、营养要求简单、抑菌谱广、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和在多种胁迫环境和逆境下的较强耐受力、对多数化学杀菌剂不敏感、能与一些化学或物理方法相结合,成为微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
草莓是一种集栽培和观赏于一体的宿根性、多年生草本资源植物。在草莓栽培区,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是阻碍草莓产业发展的瓶颈,其中,草莓灰霉病的危害最为严重,在每年的草莓生长期危害茎、叶柄、叶片、托叶,在后期危害花和果实,直接影响到草莓产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大多数采用化学农药喷洒植株表面,造成土壤不同程度的农药残留和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人体的身体健康。从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角度处罚,草莓生产需要有低毒、污染少,对人体安全的微生物制剂来控制草莓病害,从而达到草莓安全食用的目的,也符合生物农业发展和政府、社会与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草莓灰霉病对草莓造成影响的情况,提供一种微生物活菌制剂,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农药残留、环境安全性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微生物活菌制剂的应用,所述微生物活菌制剂适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
本发明应用的微生物活菌制剂的原料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所述酵母菌种可以通过市售手段购买得到,本发明所用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购自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步骤制备得到一种微生物活菌制剂:
1、将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种接种到NYDB液体培养基中,于28℃下,在200 r/min摇床中培养48 h;
2、将培养好的酵母菌菌液在3000 r/min条件下离心10分钟,收集菌体细胞,再用无菌蒸馏水洗涤菌体两次,然后用无菌蒸馏水洗下酵母菌并用移液枪反复吸打两三次使酵母菌重悬浮成菌悬液,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算出酵母菌悬液的浓度,然后用无菌蒸馏水调整菌悬液的浓度至1×109 CFU/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瑞生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瑞生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52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