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斑报春苣苔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4410.X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0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闫海霞;邓杰玲;卜朝阳;黄昌艳;何荆洲;关世凯;陶大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朱志宽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斑报春苣苔 无菌 播种 组织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斑报春苣苔的组织培养方法。一种微斑报春苣苔的无菌萌发和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无菌萌发、初代培养、不定芽增殖培养、愈伤组织分化、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本发明的微斑报春苣苔的组织培养方法具有种子萌发率高、成苗快、种苗品质好等特点,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组培苗,是微斑报春苣苔种苗生产及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斑报春苣苔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微斑报春苣苔(Primulina minutimaculata)为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广西龙州、天等,生于石山林下石上,海拔200-450m,花期4-5月。微斑报春苣苔在龙州和天等的分布范围虽然较广,但分布零星,且居群小,植株个体数量较少,自身更新困难。此外,由于开山筑路等对生境严重破坏,导致居群迅速退缩,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IUCN等级为极危。
微斑报春苣苔花型独特,叶片具有魅力的斑纹,观赏价值极高,受到国外众多观赏植物爱好者和育种者的广泛关注,是极具开发利用的喀斯特野生花卉。传统的繁殖以种子播种和叶片扦插为主,但繁殖速度慢,繁殖系数小。而组织培养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遗传性状一致的优质苗,克服了常规繁殖周期长、繁殖系数小的缺点。
目前,组织培养在报春苣苔属的其他植物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多以叶片为外植体,而在微斑报春苣苔上的应用尚未有报道。因此,通过微斑报春苣苔的种子无菌萌发进而进行分化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从而建立微斑报春苣苔的组织培养体系,对其规模化生产和种质资源收集及保存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微斑报春苣苔人工繁育技术的匮乏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斑报春苣苔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方法,该方法具有种子萌发率高、成苗快、种苗品质好等特点,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组培苗,是微斑报春苣苔种苗生产及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斑报春苣苔的无菌播种和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的无菌萌发:取成熟未开裂的微斑报春苣苔的果荚,用洗洁精浸洗10-15min后在流水下冲洗干净10-15min,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中浸泡果荚30-40s,无菌水冲洗3-5次,再用0.1%升汞溶液浸泡果荚12-15min,无菌水冲洗3-5次,在接种盘上切开果荚,并用经过消毒灭菌的勺子轻轻将种子拨入种子萌发培养基中,播种好的种子先在光照培养箱中暗培养至种子萌发,然后再转入培养室中光培养;所述的0.1%升汞溶液中加入有吐温-20,每100mL0.1%升汞溶液中加入2滴吐温-20;
(2)初代培养:将已经萌发子叶但尚未长出真叶的小苗切成子叶、胚轴两部分,然后接入不同的初代培养基中;子叶28-32d可直接诱导出不定芽,并且在子叶基部有愈伤组织产生;胚轴30d能诱导愈伤组织;
(3)不定芽的增殖培养:将具有1对以上叶片的不定芽切取下来,接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6-28d;
(4)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将愈伤组织切成1cm×1cm的小块接入分化培养基中培养29-30d;
(5)生根培养:当组培芽具有2对以上叶片时,转接于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3-25d;
(6)炼苗移栽:将具有2-3对叶片的生根苗移出培养室,在温室中炼苗10-14d;洗净培养基移栽到装有基质的50孔穴盘中,浇透定根水后,将移栽小苗置于有遮阳网的荫棚下,透光率为40-50%,移栽7d后,用1/2MS营养液浇淋,连续淋2次,时间间隔为7d,移栽后20d后统计成活率。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暗培养的温度为17-20℃;所述的光培养温度23-25℃,光照为1000-1400l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44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