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脂砂轮高效硬化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3556.2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1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杰;马春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市铜矿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B29C35/00;B01D46/0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沈军 |
地址: | 435109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化炉 排气管道 直立 气体过滤装置 树脂砂轮 引风管 砂轮 电加热丝 结构改进 排出气体 圆滑弧形 控制器 管连接 接头处 前侧壁 体外壁 引风机 轨道 炉门 竖直 双开 硬化 体内 运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砂轮高效硬化炉,具有硬化炉体,硬化炉体内壁上设有电加热丝,硬化炉体前侧壁上设有双开炉门,硬化炉体外壁上设有控制器,所述硬化炉体里面底部设有轨道,该轨道方便用于砂轮的进出运送;硬化炉体的顶部竖直并排设有两根直立排气管道,同时与两直立排气管道相连设有一根横向排气管道,横向排气管道与两直立排气管道相连的接头处均采用圆滑弧形管连接,所述横向排气管道的中部设有气体过滤装置,位于气体过滤装置的外侧的横向排气管道上连接设有一根引风管,所述引风管与一引风机相连;本发明结构改进简单实用,排出气体处理效果好,硬化速度快,具有很好的实际使用及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砂轮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树脂砂轮高效硬化炉。
背景技术
树脂砂轮一般在加工成型后都要通过硬化炉进行硬化处理,在硬化炉硬化过程中,炉体顶部的排气口会排出少量有害气体和水汽,在实际生产中,有害气体常会被直接排出,影响空气质量,而水汽则经常会在排气管顶部弯折之处凝结,然后又回流至炉体内,进而影响硬化处理效果和硬化处理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的树脂砂轮硬化炉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简单,排气处理效果好的树脂砂轮高效硬化炉。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 一种树脂砂轮高效硬化炉,具有硬化炉体,硬化炉体内壁上设有电加热丝,硬化炉体前侧壁上设有双开炉门,硬化炉体外壁上设有控制器,所述硬化炉体里面底部设有轨道,该轨道方便用于砂轮的进出运送;硬化炉体的顶部竖直并排设有两根直立排气管道,同时与两直立排气管道相连设有一根横向排气管道,横向排气管道与两直立排气管道相连的接头处均采用圆滑弧形管连接,所述横向排气管道的中部设有气体过滤装置,位于气体过滤装置的外侧的横向排气管道上连接设有一根引风管,所述引风管与一引风机相连。
本发明硬化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排出的气体经过两根直立排气管道排出,排气速度快,同时有引风机的引风作用,气流排出速度更快;
2.本发明中直立排气管道与横向排气管道之间采用圆滑弧形管连接,排出的水汽很容易平滑的从直立排气管道进入横向排气管道,基本不会在接头处产生凝结现象,进而能够顺利的排出,炉体中砂轮硬化效果好;
3.由于在横向排气管道上设有气体过滤装置,排出气体中有害的部分气体会被吸收过滤掉,这样就会减少对周围空气的污染,更加环保。
本发明结构改进简单实用,排出气体处理效果好,硬化速度快,具有很好的实际使用及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风机,2—硬化炉体,3—控制器,4—轨道,5—双开炉门,6—电加热丝,7—直立排气管道,8—圆滑弧形管,9—气体过滤装置,10—横向排气管道,11—引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是一种树脂砂轮高效硬化炉,具有硬化炉体2,硬化炉体内壁上设有电加热丝6,硬化炉体前侧壁上设有双开炉门5,硬化炉体外壁上设有控制器3,所述硬化炉体里面底部设有轨道4,该轨道方便用于砂轮的进出运送;硬化炉体的顶部竖直并排设有两根直立排气管道7,同时与两直立排气管道相连设有一根横向排气管道10,横向排气管道与两直立排气管道相连的接头处均采用圆滑弧形管8连接,所述横向排气管道的中部设有气体过滤装置9,位于气体过滤装置的外侧的横向排气管道上连接设有一根引风管11,所述引风管与一引风机1相连。
本发明硬化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排出的气体经过两根直立排气管道排出,排气速度快,同时有引风机的引风作用,气流排出速度更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市铜矿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大冶市铜矿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35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制备方法、手机副摄像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