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水地层暗挖施工下导洞的超前支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1929.2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7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超;江汪龙;徐孝平;文钦佩;罗泽华;屈飞鹏;郭宏智;吴全立;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4 | 分类号: | E21D9/04;E21D11/10;E21D1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地 层暗挖 施工 下导洞 超前 支护 方法 | ||
一种富水地层暗挖施工下导洞的超前支护方法,包括开挖施工上导洞并施工初期支护、确定注浆参数并计算斜向支护参数、在工厂预制斜向小导管、在上导洞的洞壁上钻孔、成孔后将斜向小导管的各段进行拼接、打入斜向小导管、打入后的斜向小导管与上导洞的初期支护上共同组成超前支护体系、对斜向小导管进行注浆形成帷幕状结构、对下导洞进行开挖、施工下导洞的初期支护等步骤。本发明充分利用了上导洞空间,从上导洞内通过小导管对下导洞进行斜向加固,解决了富水地层暗挖施工的难题,拓展了暗挖施工的适用范围,加固效果较好,可有效加快施工工期,为暗挖施工中下导洞作业提供安全可靠的空间,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水地层暗挖施工中下导洞的超前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各地大量地下基础设施开始建设或者增设,在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选线、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线、道路、建筑等原因的影响,部分区段将不可避免的采用暗挖施工,暗挖施工受地质、地下管线影响较大。
一般情况下暗挖施工均为超前小导管、中管棚或大管棚在结构初期支护外侧进行加固,但在部分特殊情况下,例如在部分区域存在:一、由于地质、管线或施工位置从而导致下导洞无法进行正常的水平向超前支护或支护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二、因下导洞因含水较丰富导致土质较软,进而导致下导洞无法施工或者施工时易坍塌的问题。以上两种情况下将对施工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这就需要寻求一种能在此种特殊情况下的安全可靠的加固方法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富水地层暗挖施工下导洞的超前支护方法,解决在特殊情况下下导洞施工中超前支护无法进行或者效果不好而导致的土体富水、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富水地层暗挖施工下导洞的超前支护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采用交叉中隔壁法首先对隧道的上导洞施工沿掘进方向水平的上导洞超前支护,并进行上导洞的开挖,然后施工上导洞初期支护;
步骤二、对下导洞的开挖区域的围岩进行地质情况的判断:依据设计图纸、施工时的地下水位情况和施工时土质情况对于待开挖的下导洞隧道进行整体的地质进行判断,对设计图纸中的设计地质情况和施工时地质情况进行对比,通过施工地质情况确定注浆参数并计算斜向超前支护参数;
具体施工时地质情况有以下两种:
A、若下导洞中存在全部或部分可以沿掘进方向水平正常施作的超前支护,则先完成该部分下导洞超前水平支护,对设计图纸中地质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后进行下导洞试开挖,以确定有无实施斜向超前支护的必要;
B、若下导洞中不存在可以沿掘进方向水平正常施作的超前支护,则直接进行斜向超前支护,根据下导洞的开挖条件,斜向超前支护的打入点分情况考虑;
步骤三、按照步骤二中的斜向超前支护参数在工厂预制斜向小导管,并运送至施工现场;
步骤四、按照步骤二中的斜向超前支护参数和具体施工时地质情况,设定好斜向超前支护的起始打入点,在上导洞的洞壁上测量放样,设计放样线,该放样线自上导洞初期支护的内侧、上导洞初支的下部区域直至下导洞外侧围岩斜向下设计,在设计孔位上做好标记后沿放样线钻孔;
步骤五、成孔后根据上导洞净空的大小,将斜向小导管进行初步拼接;
步骤六、将初步拼接完成的斜向小导管送入步骤四中钻孔中,随着斜向小导管的伸入不断在初步拼接的基础上接长斜向小导管,直至拼接的斜向小导管的长度符合要求,打设斜向小导管时需要避开上导洞超前支护和下导洞超前水平支护,最内侧的斜向小导管的打入终点需要在下导洞墙底位置的标高之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1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孔径单陀螺水平井旋转定向测斜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小净距隧道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