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游离棉酚含量的棉籽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0185.2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3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云都棉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06;C11B1/08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经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游离 含量 棉籽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籽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游离棉酚含量的棉籽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棉籽中含棉仁50-55%,棉仁中含油30~35%,棉仁中含蛋白35~45%。棉籽不仅是很好的油料资源,也是一种亟待开发利用的主要蛋白质资源。棉籽的加工主要包括棉籽脱绒、棉籽剥壳与仁壳分离、棉籽轧胚、压榨、精炼等步骤。棉酚是一种黄色多酚羟基双萘醛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锦葵植物棉花的根、茎、叶和种子内,棉籽仁中含量最高。棉酚是毒性物质,可造成人体红肿出血、食欲不振、神经失常、体重减轻、影响生育力。食用含棉酚较多的毛棉油会引起中毒,患者皮肤有剧烈的灼烧感,并伴有头晕、气喘、心慌和无力等症状。因此,如何在棉籽加工中完全除去棉酚尤为重要。
申请号201210081019.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降低破损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棉籽加工方法,将籽棉通过轧花机使棉纤维和种子分离,省去三遍剥绒加工程序,直接对获得的高残绒毛籽进行加工,改进了原有稀硫酸棉种脱绒加工的程序,但是棉酚的含量并没有显著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游离棉酚含量的棉籽加工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有效降低了棉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提高了加工出的棉粕和棉籽油的质量。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游离棉酚含量的棉籽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棉籽通过气流式锯齿剥绒机进行脱绒加工,每小时通入棉籽450-550kg,经过三次脱绒确保残绒在4%以下,干燥至含水量小于5%;
(2)将脱绒后的棉籽浸泡质量浓度5-10%的稀硫酸溶液10-15分钟后,经过离心机离心,放入旋转烘箱中烘干,低速通过剥壳机得到棉籽仁和棉籽壳;
(3)棉籽仁通入轧胚机轧出厚0.3-0.5mm的棉仁胚,棉仁胚在150-180℃蒸炒,再用自动螺旋榨油机榨出大部分棉籽油,剩余的为棉粕,棉粕中残存的少量油脂在300-400℃蒸脱除去;
(4)将蒸除油脂的棉粕干燥至含水量3-5%,冷却至温度25-35℃后,以定量标准60kg/袋分装入包装袋中,码垛堆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优选地,所述步骤(1)使用的气流式锯齿剥绒机型号为金狮MRQII160-10双层气流式锯齿剥绒机。
优选地,所述步骤(1)干燥的条件为30-40℃真空干燥20-40分钟。
优选地,所述步骤(2)离心机的转速为1000-1200转/分钟。
优选地,所述步骤(2)旋转烘箱的温度为200-225℃。
优选地,所述步骤(2)通过剥壳机的速度为40-50kg/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3)的蒸炒以棉仁胚的颜色变至棕红色,无焦糊味为宜。
优选地,所述步骤(4)干燥的条件为30-40℃真空干燥1-2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棉籽加工方法包括脱绒、剥壳、轧胚、蒸炒、榨油、包装等几个主要步骤,其中,使用金狮MRQII160-10双层气流式锯齿剥绒机进行剥绒时破籽率低,短绒质量好;稀硫酸的浸泡离心有助于壳仁分离,并且除去水溶性的杂质;蒸炒的操作加速了蛋白质凝聚变性,使得棉酚更高效地去除,降低了油脂对棉坯的结合性并使其流动性增加,使熟坯的结构及表面性能更适宜于压榨取油。
(2)本发明的棉籽加工方法简单易重复,有效降低了棉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提高了加工出的棉粕和棉籽油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降低游离棉酚含量的棉籽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棉籽通过金狮MRQII160-10双层气流式锯齿剥绒机进行脱绒加工,每小时通入棉籽450-550kg,经过三次脱绒确保残绒在4%以下,30℃真空干燥40分钟至含水量小于5%;
(2)将脱绒后的棉籽浸泡质量浓度5-10%的稀硫酸溶液10-15分钟后,经过转速为1000-1200转/分钟的离心机离心,放入200℃旋转烘箱中烘干,以40kg/min低速通过剥壳机得到棉籽仁和棉籽壳;
(3)棉籽仁通入轧胚机轧出厚0.3-0.5mm的棉仁胚,棉仁胚在150-180℃蒸炒,以棉仁胚的颜色变至棕红色,无焦糊味为宜,再用自动螺旋榨油机榨出大部分棉籽油,剩余的为棉粕,棉粕中残存的少量油脂在300-400℃蒸脱除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云都棉花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云都棉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01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