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换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6709.0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8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松;陈涛;肖晓芳;颜会东;王东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16 | 分类号: | E01B29/16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张继纲 |
地址: | 412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控制系统 | ||
1.一种自动换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换轨车底部,用于对钢轨进行收放操作的换轨机构(100),所述换轨机构(100)包括两个以上沿换轨车作业方向设置的收放装置,所述收放装置包括比例阀及与所述比例阀相连的油缸;
设置在所述收放装置上,用于在换轨车作业走行过程中检测钢轨相对铁路道钉位移量的图像检测装置(200);
设置在所述收放装置上,用于检测所述油缸动作行程的位移传感器(300);
与所述图像检测装置(200)、位移传感器(300),以及所述比例阀分别相连的控制系统(20),所述控制系统(20)获取钢轨相对铁路道钉的位移量,并根据所述位移传感器(300)的检测值对所述比例阀的电源和信号输入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所述油缸的动作控制;
所述换轨机构(100)包括沿换轨车作业方向从后至前依次设置的第六收放装置(6)、第五收放装置(5)、第四收放装置(4)、第三收放装置(3)、第二收放装置(2)和第一收放装置(1);所述位移传感器(300)设置在所述第六收放装置(6)、第五收放装置(5)、第四收放装置(4)、第三收放装置(3)和第二收放装置(2)上;由所述第三收放装置(3)、第四收放装置(4)实现旧钢轨的起轨和分轨,由所述第一收放装置(1)、第二收放装置(2)、第五收放装置(5)和第六收放装置(6)实现新钢轨(13)的分轨和入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检测装置(2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收放装置(3)的左侧或右侧,用于检测所述旧钢轨位置的第一图像检测装置(1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六收放装置(6)的左侧和右侧,用于检测所述新钢轨(13)位置的一对第二图像检测装置(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检测装置(2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收放装置(3)的左侧或右侧,用于检测所述旧钢轨位置的第一图像检测装置(1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五收放装置(5)的左侧和右侧,用于检测所述新钢轨(13)位置的一对第二图像检测装置(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检测装置(2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收放装置(2)的左侧或右侧,用于检测所述旧钢轨位置的第一图像检测装置(1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五收放装置(5)的左侧和右侧,用于检测所述新钢轨(13)位置的一对第二图像检测装置(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检测装置(2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收放装置(2)的左侧或右侧,用于检测所述旧钢轨位置的第一图像检测装置(1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六收放装置(6)的左侧和右侧,用于检测所述新钢轨(13)位置的一对第二图像检测装置(1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换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20)还与开关控制输入端(400)相连,所述开关控制输入端(400)用于输入换轨车工况选择,换轨车工况包括手动作业、自动作业及走行工况;手动作业工况为手动点对点进行各收放装置的控制;自动作业工况为所述控制系统(20)根据所述图像检测装置(200)的检测自动完成各收放装置的控制,实现自动换轨;走行工况为非作业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换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20)包括横移保护控制单元(21),当检测到换轨车工况选择输入为手动作业工况时,所述横移保护控制单元(21)控制所述收放装置的比例阀电源开启,使得所述比例阀供电正常,并等待手动输入命令;当检测换轨车工况选择输入为自动作业工况时,所述横移保护控制单元(21)进行位移检测数据分析,若未出现所述图像检测装置(200)的检测数据超出设定范围或所述位移传感器(300)出现异常,则所述横移保护控制单元(21)控制所述比例阀的电源开启,使得比例阀供电正常;若出现所述图像检测装置(200)的检测数据超出设定范围,则默认检测数据有误,所述横移保护控制单元(21)进入保护程序状态,所述比例阀供电失效,所述收放装置无法进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未经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67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