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向声波联动控制方法和定向声波联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6522.0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5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易龙;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派尔惠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9/16 | 分类号: | A01M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向 声波 联动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向声波联动控制方法和定向声波联动控制系统,其中,定向声波联动控制方法,包括:以预设方向探测预设距离内的鸟情信息;分析所述鸟情信息的密集度,调整驱散方向至所述密集度最高的方向;驱动终端向所述密集度最高的方向发射集束声波,持续探测所述密集度最高的方向的密集度;若探测到所述密集度低于驱散阈值,停止发射所述集束声波。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不同方向的密集度调整声波的发射方向,提高实时性,另一方面在发射方向的密集度降低至驱散阈值以下后,停止发射声波,在产生驱散效果后及时停止,节省能源,提高驱散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波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向声波联动控制方法以及一种定向声波联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和生态环境的不断发展,在坚持生态保护和不伤害飞行鸟类的前提下,如何避免发生鸟击事件的发生成为愈加严重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定向声波设备驱除机场附近的鸟类,通常需要人工通过肉眼进行鸟群的辨别,根据辨别结果调整定向声波设备的发射角度,从而进行驱散,然而,上述方案的实时性较差,由于鸟类在空中并非静止,因此在旋转定向声波设备的发射角度的过程中,鸟类并不在原本的位置,从而使得在调整角度后进行驱散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定向声波联动控制的方案,通过分析鸟群的密集程度,自动调整集束声波的方向,提高了驱散的实时性,提升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定向声波联动控制方法,包括:以预设方向探测预设距离内的鸟情信息;分析鸟情信息的密集度,调整驱散方向至密集度最高的方向;驱动终端向密集度最高的方向发射集束声波,持续探测密集度最高的方向的密集度;若探测到密集度低于驱散阈值,停止发射集束声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按照预设方向探测预设距离中的鸟情信息,根据得到的鸟情信息中的密集度,调整发射声波的驱散方向,使得驱散方向覆盖鸟群数量最多,最密集的区域,在检测到密集度低于驱散阈值后停止发射,从而增强驱散效果,同时节省不必要的声能浪费,增强能量利用率。
其中,预设方向包括用户手动设定的方向、上次使用以发射声波的方向、根据历史声波发射次数以及当前发射时间确定使用次数最高的方向,预设方向包括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以预设方向探测预设距离内的鸟情信息具体包括:通过雷达探测器以预设距离为探测半径,探测预设方向的鸟情信息,其中,鸟情信息包括:位置信息、种类信息、形状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雷达探测器发射电磁波获取鸟情信息,雷达探测器探测在探测半径内的所有生物,在此基础上,优选地,将体形不属于正常鸟类的物体进行屏蔽,从而显示的特征更具有针对性,提高鸟情信息的有效性以及识别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终端向密集度最高的方向发射集束声波具体包括:根据种类信息确定集束声波的频率,根据位置信息确定集束声波的强度;以频率和强度,向密集度最高的方向发射集束声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雷达探测器识别出的种类信息,确定针对此种生物进行驱散的集束声波的频率,同时通过识别出的位置信息,确定针对此种生物进行驱散的集束声波的强度,使得声波在到达目标位置进行驱散时的能量大于有效驱散生物的最低能量,从而可提高发射后的驱散效果,同时页减少再次发射声波造成的能源浪费,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析鸟情信息的密集度,调整驱散方向至密集度最高的方向具体包括:将预设方向均分为多个子方向;分别分析子方向在预设距离内的密集度,根据密集度的高低,对多个预设方向进行排序,生成排序列表;将驱散方向调整为对应于排序列表中首位的子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派尔惠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派尔惠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6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