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VC交联促进剂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2076.6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元瑞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02 | 分类号: | C08G1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8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交联促进剂 夹层 碳酸二甲酯 异氰尿酸盐 反应原料 釜体内部 乙酸丁酯 乙酸乙酯 水控制 出料 入水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C交联促进剂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反应釜内添加异氰尿酸盐,并通过水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在20度以内进行搅拌3小时(选择具有夹层的反应釜,反应原料在釜体内部,反应釜的夹层内通入水,通过对水温进行控制进而控制反应釜内原料的反应温度);而后向反应釜内添加乙酸丁酯,并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在20度以内进行搅拌9小时;向反应釜内增加乙酸乙酯,并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在20度以内进行搅拌6小时;向反应釜内添加碳酸二甲酯,并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在20度以内进行搅拌6小时;反应完成后出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的生产方法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PVC交联促进剂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交联促进剂(交联剂)是一种能在线型分子间起架桥作用,从而使多个线型分子相互键合交联成网状结构的物质。促进或调节聚合物分子链间共价键或离子键形成的物质。
对于大多数天然织物而言,如棉花等,PVC和天然织物的粘合强度非常良好,但是当PVC需要和合成织物,如聚酯织物和聚酰胺织物等相结合时,粘合强度则非常差,同时,由于产业用布和技术类用布需要提供耐UV、耐热、奶水和抗菌等性能而使得天然织物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对于产业用纺织品来说,需要解决粘合强度的问题。
市场上对于PVC交联促进剂的生产方法处于空白状态,厂家均作为技术秘密保存使用,而从生产厂商处购得的产品进行试验发现,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PVC交联促进剂生产方法生产出来的PVC交联促进剂其使用寿命、粘合强度及剥离强度均较低,生成的产品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久,粘合强度及剥离强度更高的PVC交联促进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VC交联促进剂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反应釜内添加异氰尿酸盐,并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在20度以内进行搅拌;
2)向反应釜内添加乙酸丁酯,并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在20度以内进行搅拌;
3)向反应釜内增加乙酸乙酯,并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在20度以内进行搅拌;
4)向反应釜内添加碳酸二甲酯,并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在20度以内进行搅拌;
5)反应完成后出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在步骤1之后3-3.2小时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在步骤1之后12-12.5小时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在步骤1之后18-18.5小时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至步骤4共反应24-24.5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反应釜内温度通过水进行加热控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方法生产出的PVC交联促进剂为不含溶剂的单组份结合剂,其使用寿命(产成品的使用寿命)在五年以上,使用范围广,能够有效的解决PVC和合成织物之间的粘合强度不够的问题,对PVC管道接口热熔粘合及剥离强度更加;本方法生产出的产品具有不易燃不易爆的特点,使用和保存更加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PVC交联促进剂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反应釜内添加异氰尿酸盐,并通过水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在20度以内进行搅拌3小时(选择具有夹层的反应釜,反应原料在釜体内部,反应釜的夹层内通入水,通过对水温进行控制进而控制反应釜内原料的反应温度);而后向反应釜内添加乙酸丁酯,并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在20度以内进行搅拌9小时;向反应釜内增加乙酸乙酯,并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在20度以内进行搅拌6小时;向反应釜内添加碳酸二甲酯,并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在20度以内进行搅拌6小时;反应完成后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元瑞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元瑞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20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