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双井道可水平和垂直运行的电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2003.7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7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文;张子钦;聂士明;曲明亮;李鑫;陈清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1/02;B66B11/04;B66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井道 水平 垂直 运行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梯,具体地说是一种面向双井道可水平和垂直运行的电梯,属于电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和高层建筑的增多,我国电梯保有量迅猛增长,升降电梯已经成为国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但是在面对楼与楼之间的人流运输时,现在的电梯已经满足不了具体的需求,城市楼房基本都配备了多台电梯,在高层建筑中,两栋楼房之间还配备有空中通道。传统升降电梯在面对乘客需要从一栋楼到达另一栋楼时,根本无法满足要求。
因此,现在迫切需要一种面向双井道可水平和垂直运行的电梯,来进行楼与楼之间的人流输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双井道可水平和垂直运行的电梯。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面向双井道可水平和垂直运行的电梯,包括曳引系统、T型导轨、水平导轨、旋转底盘、导靴、配重、主动轿厢、随动轿厢和移动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系统位于电梯顶部,所述T型导轨安装在井道内,所述旋转底盘位于电梯井道的中下部和中上部,所述主动轿厢拉着随动轿厢,主动轿厢、随动轿厢、移动轿厢和配重通过导靴限制在T型导轨上;旋转底盘包括支撑架、旋转盘、旋转导轨、驱动电机一和轨道支撑块,所述支撑架上安装着旋转盘和轨道支撑块,所述旋转盘上安装着旋转导轨和驱动电机一;移动轿厢包括随动轿厢外壳、底盘架、轨道轮和驱动电机二,所述底盘架位于随动轿厢外壳下部,底盘架上安装着轨道轮和驱动电机二。
优选的,所述移动轿厢的尺寸小于随动轿厢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随动轿厢和移动轿厢都有轿门。
优选的,所述旋转底盘的安装高度,根据楼层高度而定。
优选的,所述旋转底盘通过安装在井道内的钢柱固定。
优选的,所述随动轿厢内还安装着两条轨道。
优选的,所述移动轿厢的轨道轮向内部凹20mm到30mm,宽度大于轨道宽度。
优选的,所述移动轿厢数量为两个。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是:一种面向双井道可水平和垂直运行的电梯,运输效率高,节约建筑物空间,实现人流多面输送;移动轿厢的尺寸小于随动轿厢的尺寸,便于随动轿厢拉着移动轿厢运动;随动轿厢和移动轿厢都有轿门,保证乘客不会上错轿厢,保证安全;旋转底盘的安装高度,根据楼层高度而定,适应广泛,便于推广;移动轿厢的轨道轮向内部凹20mm到30mm,宽度大于轨道宽度,使移动轿厢牢牢啮合在轨道上,保证水平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旋转底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双轿厢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移动轿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曳引系统,2、T型导轨,3、水平导轨,4、旋转底盘,401、支撑架,402、旋转盘,403、旋转导轨,404、驱动电机一,405、轨道支撑块,5、导靴,6、配重,7、主动轿厢,8、随动轿厢,9、移动轿厢,901、随动轿厢外壳,902、底盘架,903、轨道轮,904、驱动电机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2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