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5779.6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1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为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为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5/43 | 分类号: | B01F25/43;C02F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郭关夫 |
地址: | 311504 浙江省杭州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混合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混合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具有内腔的筒体,筒体两端设置有与筒体内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筒体靠近进水口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筒体内腔相连通的加药管,其特征在于,筒体内设置引流机构,所述引流机构包括若干垂直于筒体轴线方向并分开排列的汇流板,相邻两块汇流板之间设置涡流组件,涡流组件包括一平行于汇流板的连接板,在连接板两面分别固定有叶片,涡流组件的正反两侧均呈叶轮状。其中引流机构卡置在筒体内,无需固定,水体在引流机构内反复曲折流动,形成涡流及湍流,混合效率高。本发明所提供的管道混合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混合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合器,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混合器。
背景技术
管道混合器也称管式静态管道混合器,在给排水和环保工程中对投加各种混凝剂、助凝剂、臭氧、液氯及酸碱中和、气水混合等方面都非常有效,是处理水域各种药剂实现瞬间混合的理想设备,具有快速高效混合、结构简单,节约能耗、体积小巧等特点,在不需外动力情况下,水流通过管道混合器会产生分流、交叉混合和反向旋流三个作用,使加入的药剂迅速、均匀地扩散到整个水体中,达到瞬间混合的目的。
目前市面上的管道混合器体型较大,如我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管道混合器(申请号CN 201620669486.2),包括具有内腔的筒体,所述筒体上设置有与筒体内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筒体靠近进水口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筒体内腔相连通的加药管,所述筒体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呈片状的混合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叶片呈螺旋状且沿筒体的轴线螺旋设置,所述混合叶片的两条侧边固定连接在筒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混合叶片上设置有凸出混合叶片表面且呈条状的微阻条。该专利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药剂与原水充分混合的问题,但混合叶片的两条侧边固定连接在筒体的内侧壁上,使得装置本身不易加工安装与拆修。且为了产生比较好的混合效果,需较多的叶片,筒体将做的比较长,导致管道混合器体积大,质量重,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体积较小,安装方便,制造成本较低,药剂与原水混合效果好的管道混合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管道混合器,包括具有内腔的筒体,筒体两端设置有与筒体内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筒体靠近进水口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筒体内腔相连通的加药管,其特征在于,筒体内设置引流机构,所述引流机构包括若干垂直于筒体轴线方向并分开排列的汇流板,相邻两块汇流板之间设置涡流组件,涡流组件包括一平行于汇流板的连接板,在连接板两面分别固定有按一定顺序方向排列的叶片,涡流组件的正反两侧均呈叶轮状。
水体集中从汇流板的汇流孔流出,沿连接板前面的叶片分散出去,然后越过连接板,再沿连接板后面的叶片汇于中间,从另一块汇流板的汇流孔流出,如此反复曲折流动,形成涡流及湍流,混合效率高,还能大大节省引流机构的长度,减小了筒体的长度,降低了混合器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连接板两面的叶片呈圆弧形,一面的叶片为前弯叶片,一面的叶片为后弯叶片。两个方向不同的叶片,可增加水体流动时的复杂性,引导水体不同方向切换流动,使水体混合更充分。
进一步的,汇流板及连接板均呈圆盘状,其中,汇流板的外圆周与筒体内壁相适应,汇流板的中间开设有供流体通过的汇流孔;连接板为盲板,其半径小于汇流板的半径。汇流板与筒体内径相对应,最大程度上产生截流的效果,使水流仅从汇流孔与叶片缝隙流过,避免水体从筒体沿内壁流动,产生混合扰动死角。连接板为盲板,其半径小于汇流板的半径,可实现水体从连接板的一侧流至另一侧而不会被截流,保障水体顺畅流动。
进一步的,引流机构的首尾两端均为汇流板,汇流板与涡流组件的总数为奇数,且不小于3。如此,至少可以设置一组涡流组件,同时两端的汇流板便于手伸入汇流孔抓取引流机构,方便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为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为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57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高效气液雾化混合加热器
- 下一篇:化学药液供给系统和供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