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多个高层建筑物储能水管发电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5232.6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1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葛新峰;陈慧楠;徐旭;臧伟;姚婷婷;池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1/04 | 分类号: | E03B1/04;E03B3/02;E03F5/04;E03F5/10;F03B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张赏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高层 建筑物 水管 发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多个高层建筑物储能水管发电的系统,包括储能水管装置、和储能水管装置配套的下水管道装置、地下连通引水管道、地下有压力蓄水池、水轮机及发电系统,每栋高层建筑物都配置一个储能水管装置和一个下水管道装置,储能水管装置通过引水管道将雨水、生活污水引入到储能水管中,每栋高层建筑物配置一条地下连通引水管道,地下连通引水管道将储能水管中的水引入到地下有压力蓄水池,地下有压力蓄水池平衡各储能水管的水位,当储能水管中水位超过一定高度H1的时候即可以开始发电,水位降至H0时停止发电。本发明将多个高层建筑物的污水汇集到一起进行集中发电处理,极大的节省了能源,合理再利用水资源,改善了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多个高层建筑物储能水管发电的系统,属于能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污水引起的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目前,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生活污水的处理回收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多个高层建筑物储能水管发电的系统,将多个高层建筑物的污水通过多个储能水管的形式进行保存,汇集到一起进行集中发电处理,合理再利用水资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多个高层建筑物储能水管发电的系统,包括储能水管装置、和储能水管装置配套的下水管道装置、地下连通引水管道、地下有压力蓄水池、水轮机及发电系统,每栋高层建筑物都配置一个储能水管装置和一个下水管道装置;
所述储能水管装置设置在高层建筑物下水管道旁边,储能水管装置包括雨水进水管道、储能污水引水管道、储能水管、储能污水排水管道,所述雨水进水管道设置在楼层顶部,与储能水管直接连通,将楼顶雨水从雨水进水管道引入储能水管中;所述雨水进水管道在下水管道中有一个朝上的缺口;所述储能污水引水管道从五楼开始设置,与储能水管通过阀门连接,所述储能污水引水管道在下水管道中有一个朝上的缺口,当储能水管中水位在阀门下方则阀门打开,随着水位的逐渐升高,借助水压力会将阀门关闭,此时污水从缺口流至下水管道;所述储能水管内设置三个水位,分别为停止水位H0、发电水位H1、最高水位H2,通过液位信号器来感应液面高度;当储能水管内水位达到发电水位H1时,水轮机开始发电;当水位下降到停止水位H0时,停止发电;当水位达到最高水位H2时,多余污水由雨水进水管道的朝上缺口流入下水管道;所述储能污水排水管道为在清洗储能水管时将污水排至下水管网;
所述下水管道装置包括备用雨水进水管道、下水污水引水管道、下水管道、下水污水排水管道,所述备用雨水进水管道设置在雨水进水管道上面,备用雨水进水管道与下水管道连通,当积水多至备用雨水进水管道高度时,积水由备用雨水进水管道直接通过下水管道流下;所述下水污水引水管道从一楼开始设置,一楼至四楼与下水管道直接相连,四楼以上楼层均与储能水管装置中的储能污水引水管道相连;所述下水管道将污水通过下水污水排水管道直接排至下水管网中;
所述地下连通引水管道布置在地下,每个高层建筑物配置一条地下连通引水管道,每条地下连通引水管道将各自所属高层建筑物储能水管中的水引入到地下有压力蓄水池;
所述地下有压力蓄水池具有多个储能水管进水口和一个出水管道,每个高层建筑物的储能水管对应一个储能水管进水口,储能水管的水汇集到一个容器,出水管道用于将容器内的水引入水轮机及发电系统;
所述水轮机及发电系统包括发电进水管道、水轮机、发电机、积水池、积水池排水管道,所述发电进水管道与地下有压力蓄水池连通,将污水引至水轮机,使其转动并带动发电机工作,并将电能输出并网或直接给高楼自来水增压泵进行供电运行;所述积水池为蓄水装置,多余积水通过积水池排水管道排至下水管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52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破碎功能的清污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的自动隔离杂物的雨水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