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可降解防霾抑尘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0881.7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9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曲艳斌;吴念;曲亮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3/22 | 分类号: | C09K3/22;C08F220/06;C08F222/02;C08F220/28;C08F222/14;C08F220/18;C08F218/08;C08F220/14;C08F220/48;C08F212/10;C08F220/58;C08F216/34;C08F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降解 防霾抑尘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可降解防霾抑尘剂的制备方法,所述防霾抑尘剂由丙烯酸树脂、消泡剂、聚乙烯醇、无水乙醇、流平剂、防霉抗菌剂,光降解剂和去离子水组成,丙烯酸树脂在制备过程中配方加入交联单体,形成的丙烯酸树脂具有优异成膜性能,以此树脂为基体树脂配合聚乙烯醇等物质,使得制备的防霾抑尘剂同时具有固结、润湿和凝并三种作用,克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粘结性抑尘剂无法满足固接作用的缺陷;在制备方法中配合新型无皂乳化技术,不仅降低乳化剂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精确控制获得了稳定的抑尘剂乳液,解决了制备高吸水树脂工艺问题并实现了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可降解防霾抑尘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可熔胶和可吸入微尘悬浮颗粒等主成,霾也称灰霾,烟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气浮质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它也能使大气浑浊,尤其是近来频频且长时间出现的大面积雾霾天气和大范围雾霾环境,造成环境污染,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环保、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也对雾霾和空气污染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当今空气污染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在公知技术中,现有进行雾霾和空气污染的治理所用的除霾尘剂主要是水,也有用于采煤坑道的水中加入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配成的泡沫液。通常是用洒水车、喷水泵向旧城区改造中老房屋拆除、建筑中的扬尘物、城市路面、码头储料场、煤矿集煤区域等多次喷洒水,通过水吸收空气中的亲水性微细颗粒物,憎水性的气浮质也就不能有效去除,其除霾效果差,浪费水亦费工费力。因此,迫切需要在积极遏制污染源的同时,亟待开发一系列新型产品用于雾霾和空气污染的治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环保可降解防霾抑尘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制备方便、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防霾抑尘剂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环保可降解防霾抑尘剂的制备方法,所述防霾抑尘剂由丙烯酸树脂、消泡剂、聚乙烯醇、无水乙醇、流平剂、防霉抗菌剂、光降解剂和去离子水组成,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后加入消泡剂,在氮气环境下将聚乙烯醇缓慢加入反应釜中,反应釜升温至85~95℃,保持28~35min后取样,若反应釜中固体完全溶解,进行步骤S2,若未完全溶解,继续搅拌25~35min后进行步骤S2;
S2. 将反应釜降温至45~55℃,加入无水乙醇,搅拌13~18min;
S3.将流平剂、丙烯酸树脂、光降解剂和防霉抗菌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13~18min,即为环保可降解防霾抑尘剂。
进一步地,所述防霾抑尘剂的固含量为30~35%,粘度为300mPa·s,pH值为7~9。
进一步地,所述防霾抑尘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丙烯酸树脂:40~65、消泡剂:0.005~0.08、聚乙烯醇:6~20、无水乙醇:1~10、流平剂:0.001~0.08、防霉抗菌剂:0.001~0.08、去离子水:25~38、光降解剂:0.005~0.01。
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树脂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1)制备齐聚物:取1/5~2/5体积的单体、去离子水、引发剂和链转移剂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70~80℃反应2.5~3.5h,用氢氧化钠调节反应釜中溶液的pH值至7~8并过滤,所得固体为齐聚物;其中,所述引发剂、链转移剂、单体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0.05:0.05:20~40:55~75;
(2)制备预乳液:反应釜中加入剩余体积的单体和去离子水,调整转速至300~400r/min,快速搅拌30~60min,得预乳液;其中,所述齐聚物、单体、交联单体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8~15:30~60:3~10:4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大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0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鱼塘用增氧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警示作用的鱼塘用增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