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河湖淤泥建造人工生态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9964.4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6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薛强;陈亿军;万勇;王士权;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C02F11/0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淤泥 建造 人工 生态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河湖淤泥建造人工生态岛的方法,包括:沿人工生态岛的设计边界线打设围堰钢板;执行河湖清淤,得到河湖淤泥;筛分出所述河湖淤泥中的砂石等大颗粒固体物料,并向筛余泥浆中投加改性剂形成混合泥浆;将所述混合泥浆脱水形成改性泥饼;将所述砂石等大颗粒固体物料回填到围堰内摊铺成砂石层,排出围堰内的水;对围堰内砂石层进行原位固化处理形成砂石垫层;在固化的砂石垫层上堆填改性泥饼;使用护坡砖对砂石垫层以上岛体进行砌筑修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河湖环境污染小,适应性强,耐侵蚀,结构可靠性强的人工生态岛填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河湖淤泥建造人工生态岛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河流湖泊的水质,保证河道正常的泄洪能力和内陆航道的畅通,我国每年都要开展大规模的疏浚清淤工程,从而产生大量的疏浚淤泥。疏浚淤泥具有高含水率、高压缩性、低强度和低渗透性的工程特性,其中一些淤泥还含有重金属等污染物,因此很难直接用作工程材料。
淤泥改性是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即通过在淤泥中加入改性材料来改变淤泥颗粒的形态、大小以及物理力学性质,最终将这种废物变为土材料再利用。但很多河湖处于城市中心,体量庞大的改性淤泥需要进行异地处置,运输成本非常高,环境的二次污染风险大。
在城市中心河湖中利用改性淤泥建设人工岛,能改善城市河湖景观、利于河湖生态平衡,且能消纳大体量的河湖淤泥;同时淤泥改性能消纳城市及周边的固废材料,如电石渣、粉煤灰和建筑废渣等材料,实现这些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河湖淤泥建造人工生态岛的方法,现有技术中人工生态岛填筑土石方量巨大、成本高、环境兼容性差、易导致环境污染且人工岛牢固性和抗侵蚀性比较差,城市中心河湖淤泥去路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河湖淤泥建造人工生态岛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生态岛填筑土石方量巨大、成本高、环境兼容性差、易导致环境污染且人工岛牢固性和抗侵蚀性比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河湖淤泥建造人工生态岛的方法,包括:
沿人工生态岛的设计边界线打设围堰钢板;
执行河湖清淤,得到河湖淤泥;
筛分出所述河湖淤泥中的砂石等大颗粒固体物料,并向筛余泥浆中投加改性剂形成混合泥浆;将所述混合泥浆脱水形成改性泥饼;
将所述砂石等大颗粒固体物料回填到围堰内摊铺成砂石层,排出围堰内的水;
对围堰内砂石层进行原位固化处理形成砂石垫层;
在固化的砂石垫层上堆填改性泥饼;
使用护坡砖对砂石垫层以上岛体进行砌筑修坡。
进一步地,在清除围堰内的河湖淤泥的过程中,同时向围堰内回注水,维持围堰内外的水位平衡。
进一步地,在铺设所述砂石层过程中,对围堰内底部泥层钻孔取样,分析底部泥层物理力学性质,根据填筑量验算生态岛地基稳定性;
若地基泥层需要加固处理,则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
其中,所述搅拌桩的桩径、桩深和桩距则根据底部泥层物理力学性质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原位固化处理包括:将水泥与砂石拌和形成砂石浆,再经振捣碾压制成密实的高胶结强度砂石垫层。
进一步地,在堆填所述改性泥饼的过程中,每进行一次碾压就在碾压后的堆填结构上铺设一层透水土工网。
进一步地,在堆填所述泥饼过程中,每堆填0.5m碾压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99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