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杀菌素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8823.0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7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韩谦;赵洪伟;兰坚强;范咏梅;刁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7/08 | 分类号: | C07H17/08;C07H1/00;C07K14/765;C07K14/77;C07K14/795;C07K16/44;G01N33/535;G01N33/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李平 |
地址: | 570228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菌 半抗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多杀菌素半抗原。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多杀菌素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多杀菌素半抗原既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多杀菌素的化学结构,又通过化学合成改造引入了可以与蛋白质偶联的‑COOH,合成方法简单,产物纯度、得率较高;用该半抗原作为原料制备适于动物免疫的抗原体系,免疫动物后所得抗体效价、特异性、亲和力均较好,可用于制备酶联免疫试剂盒;该试剂盒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检测方法高效、准确、快速,可同时检测大批量的样本,适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多杀菌素残留的现场监控和大量样本的筛查。本发明的多杀菌素半抗原在多杀菌素的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多杀菌素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多杀菌素(Spinosad)是从土壤放线菌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分离出来的一种广谱杀虫剂,具有杀虫活性高,易降解、对有益生物毒性低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农作物害虫的防治,而多杀菌素残留超标可能会影响食品安全以及环境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易行的多杀菌素检验方法。
多杀菌素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测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精确可靠、灵敏度高,检测极限可达到0.01μg/g,但前处理步骤多,回收率偏低。酶联免疫测定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仪器设备和人员素质要求低以及样品前处理简单等优点,适于现场监控和大规模样品筛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杀菌素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多杀菌素半抗原,其分子结构式为: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如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多杀菌素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多杀菌素,加入0.8-1.2N硫酸(H2SO4)中,75-85℃反应完全,纯化,得到C-17-多杀菌素,其分子结构式如式(2)所示,其中多杀菌素、硫酸的用量比为:1g︰10-20mL;步骤2,取C-17-多杀菌素,加入二氯甲烷溶解,加入丁二酸酐、4-二甲氨基吡啶,室温反应完全,纯化,得到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杀菌素半抗原,其中,C-17-多杀菌素、丁二酸酐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用量比为:600mg︰100-750mg︰12.2-122mg,
优选地,上述步骤(1)中,硫酸的浓度为1N。
优选地,上述步骤(1)中,杀菌素、硫酸的用量比为:1g︰12-18mL,更优选为1g︰15mL。优选地,上述步骤(2)中,C-17-多杀菌素、丁二酸酐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用量比为:600mg︰400-750mg︰80-122mg,更优选为:600mg︰750mg︰122mg。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多杀菌素抗原,由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多杀菌素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得到,其分子结构式为: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制备如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所述的多杀菌素抗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取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杀菌素半抗原,加入无水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匀后,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室温反应过夜,其中,多杀菌素半抗原、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用量比为:0.09mmol︰0.09-0.18mmol︰0.09-0.18mmol;步骤b,离心,取溶液,将溶液缓慢加入载体蛋白溶液中,所用载体蛋白的量按照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的摩尔比15-40︰1计;步骤c,反应完全后,透析,得到多杀菌素抗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8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