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模具和涵道壁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6831.1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1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0 | 分类号: | B29C70/30;B29C70/54;B29C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模 组合模具 涵道壁 瓦片 成型 耳片 模具整体 贴设 预浸料铺层 紧固连接 模具组合 一体成型 保形 脱模 侧面 保证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组合模具和涵道壁成型方法,该用于成型涵道壁的组合模具包括:芯模、瓦片模、耳片模,其中,芯模贴设于瓦片模的内侧面,芯模的下侧与耳片模紧固连接,以供预浸料铺层成型。本发明通过组合模具的方式,将模具整体划分为芯模、瓦片模、耳片模,该芯模贴设于瓦片模的内侧面上,在保形的同时由芯模保证模具整体刚度,进而通过上述三部分模具组合后可完成涵道壁的一体成型,另外,该组合模具的形式也可使脱模的过程更加容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组合模具和涵道壁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涵道风扇指在自由螺旋桨的外围设置涵道的一种推进装置,其上的涵道壁因轻量化需求,多采用碳纤维层铺工艺制造。在该过程中,层铺模具的设计制造又会直接影响到脱模工序的难易程度,从而最终导致涵道壁成品的质量高低,因此,层铺模具的设计十分重要。
但是,针对这种碳纤维圆筒型零部件的制造工艺,现有方案多采用零部件成型后再联结的方式,即模压成型相同部件后再整体通过机械连接或胶结的方式制成整体件,虽然该方案简化了模具的设计,但是后期的再联结会影响到涵道壁的整体力学性能。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组合模具和涵道风扇,能够使得涵道壁一体成型,从而提高其整体力学性能,并且,组合模具的形式也可使脱模过程更加容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模具。
该用于成型涵道壁的组合模具包括:芯模、瓦片模、耳片模,其中,芯模贴设于瓦片模的内侧面,芯模的下侧与耳片模紧固连接,以供预浸料铺层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芯模包括:上固定架、芯模片、下固定架,
其中,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分别与芯模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通过紧固件或胶结的方式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芯模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芯模片通过胶结或紧固连接的方式围成芯模的侧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瓦片模由多个依次连接的瓦片部围绕组成,耳片模的上表面凹设有第一沟槽,瓦片模的底部容纳于第一沟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瓦片模呈圆桶状,其中,瓦片模具有上侧开口和下侧开口,上侧开口的孔径大于下侧开口的孔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耳片模呈圆环状,其中,耳片模的上表面还设有第二沟槽,第二沟槽靠近耳片模的外周壁,用于铺层成型涵道壁较厚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上固定架呈环状,上固定架的外周壁上设置多个第一卡扣部,瓦片模的顶部设置多个第二卡扣部,多个第一卡扣部分别与多个第二卡扣部对应卡扣连接,以使芯模与瓦片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下固定架呈环状,下固定架的外周壁贴设于瓦片模的内侧面,下固定架进一步通过紧固件连接于耳片模的上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固定架上还设置有多个吊环,多个吊环等角度地分布于上固定架的上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芯模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孔洞,瓦片模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二孔洞,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位置对应,以便为涵道壁钻设安装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组合模具的材料为酚醛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涵道壁成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68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