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堆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6720.0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0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洋;吉田宪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立大学法人北九州市立大学;上海速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1/00 | 分类号: | B09B1/00;E02D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夏宇 |
地址: | 日本国福冈县北九***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砾石层 堆土 污染土壤 中空通道 吸附层 污染土壤层 铺设 连通 密封 多层结构 净化功能 物质扩散 防渗膜 原位置 夹持 夹设 施工 锥度 围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原位置进行污染土壤的密封并防止有害物质扩散的多功能堆土结构。该多功能堆土结构具有污染土壤层被砾石层和吸附层夹持的多层结构,所述吸附层铺设于所述污染土壤层的下方,所述砾石层包括,铺设于所述吸附层下方的第一砾石层和铺设于所述污染土壤上方的第二砾石层,该多功能堆土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多功能堆土结构外侧的中空通道,该中空通道将所述多功能堆土结构围住,且该中空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砾石层连通,而另一端与第二砾石层连通。该多功能堆土结构还包括防渗膜,其以一定锥度夹设于所述第二砾石层中。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能降低成本简化施工的同时,有氧密封污染土壤,并具备一定的净化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堆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将高浓度的污染土壤进行密封的多功能堆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众多的环境问题中,继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之后,土地污染也逐渐成为了较大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对污染土壤的处理方式,通常采用的是整体封包,然后运至专门地方进行处理的方式。例如,将封存的土壤运至帐篷温室保存,或者构建简易的地坑进行填充掩埋等。为了降低打包搬运的成本,目前有一种在原地对污染土壤进行密封的技术。这种技术是采用一种在对象区域内通过连续土壤壁(钢板桩、SMW连续壁等)将对象区域包围并覆盖的方法。然而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像日本一样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而对于地下水位普遍较低的中国这样的区域则不太适合。在中国,大多采用整体封存的方法进行处理,其花费较大,且要确保最终处理的封存场地也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中国这种地下水位较低的区域,急需一种施工方法简单、所需成本较小、能在原地封存处理污染土壤的多功能堆土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原位置进行污染土壤的封存并有效防止有害物质扩散的多功能堆土结构。其主要通过,挖掘污染土壤后,通过多层的吸附层形成多段夹层结构并防止下雨时雨水中所含污染物质向下方渗透并扩散。因此,较优化的是,为了将降雨雨水渗透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在地表面侧的砾石层中夹持有防渗膜,通过该防渗膜能够将降雨的雨水量抑制至5-10%。同时,为了促进污染土壤中有机物的气化、分解具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微生物以及石油系碳化氢的微生物,还需要确保多功能堆土结构的通气性,因此在底面构建砾石层,并在侧面配置有一定间隔的多个通气用管道。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堆土结构,具有污染土壤层被砾石层和吸附层夹持的多层结构。
本发明的多功能堆土结构可优选为,所述吸附层铺设于所述污染土壤层的下方。
通过这种结构,由于污染土壤层的下方铺设有吸附层,因此能够防止土壤中污染物质向下方扩散,且由于污染土壤的上方设置有砾石层,能够保证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通气性,利于土壤中有机物物的挥发,成本较低且施工简单。
本发明的多功能堆土结构可优选为,所述砾石层包括,铺设于所述吸附层下方的第一砾石层和铺设于所述污染土壤上方的第二砾石层。
本发明的多功能堆土结构可优选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多功能堆土结构外侧的中空通道,该中空通道将所述多功能堆土结构围住,且该中空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砾石层连通,而另一端与第二砾石层连通。
通过该优选结构,能够进一步确保密封土壤的通气性,加速污染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气化及微生物的分解。
本发明的多功能堆土结构可优选为,所述第二砾石层中夹设有具有一定锥度的防渗膜。
通过该优选结构,能够防止降雨时雨水中的污染物质渗透至密封土壤中,对密封土壤进行污染,或土壤中污染物质随着雨水的流动向外侧扩散,造成反复污染。
本发明的多功能堆土结构可优选为,所述防渗膜的锥度设定为1%~3%。
通过该优选结构,能够提高降雨雨水量的抑制,将降雨时的雨水向密封土壤两侧引导,从而将降雨时雨水量抑制至5~10%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立大学法人北九州市立大学;上海速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公立大学法人北九州市立大学;上海速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67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粉生产车间脉冲漏斗式集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固体废物的填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