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篮防倾斜双重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4427.0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2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温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建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B66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臂机构 夹绳机构 吊篮 两组 防倾斜 双重保护装置 锁绳装置 转动中心 安全锁 工作绳 锁绳 保护装置 钢丝绳 传动连接 角度影响 水平偏移 同步动作 外界因素 悬吊平台 安全绳 双吊点 重合 触发 导轮 断绳 夹紧 同轴 申请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吊篮防倾斜双重保护装置,它具有两组夹绳机构,其内分别穿行安全绳和工作绳;摆臂机构同时与两组夹绳机构传动连接;该保护装置动作时摆臂机构同时触发两组夹绳机构,两组夹绳机构同步动作,夹紧其内的穿行绳。运行中任一套锁绳装置保护失效包括安全锁失效或钢丝绳断绳,另一套锁绳装置的保护仍然有效,吊篮的防倾斜可靠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设置的导轮与摆臂机构同轴,对工作绳的水平偏移形成约束,使悬吊平台倾斜的转动中心与摆臂机构的转动中心重合,消除了外界因素对安全锁的锁绳角度影响,该装置具有锁绳精度高、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成本低的显著优势,适用于双吊点吊篮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篮的安全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吊点高处作业吊篮的双重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领域的高处作业广泛使用双吊点高处作业吊篮(简称吊篮),其主要由架设在高处的两组悬挂机构、载人升降作业的悬吊平台、悬吊平台上两个吊点处分别安装的提升机、两台提升机上游分别安装的防倾斜安全锁,以及相应的钢丝绳等构成。防倾斜安全锁主要有摆臂绳夹式安全锁,该锁的锁绳装置主要包括摆臂机构和夹绳机构,摆臂机构通常采用两端开放式结构,一端枢接在壳体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其安装有摆臂轮;夹绳机构通常采用套板、绳夹组成的平面四杆结构,其套板通常直接安装在摆臂机构的枢接轴上与摆臂机构传动连接,绳夹中穿行安全钢丝绳(简称安全绳)。运行时摆臂轮与工作钢丝绳(简称工作绳)相抵;由于工作绳始终与地面垂直,而安全锁的壳体与悬吊平台刚接,因此摆臂机构可以感受到悬吊平台相对于两个吊点的水平倾斜变化。正常运行时悬吊平台倾斜度很小,安全锁处于解锁状态而不限制悬吊平台的升降运行;当悬吊平台倾斜度大于阈值或者发生一侧工作绳断绳时,吊点下沉一侧的安全锁动作锁绳,其摆臂机构触发夹绳机构立即夹紧其内穿行的安全绳,阻止悬吊平台加速下沉,从而避免吊篮的坠落事故。
然而,高处作业危险性高、危害性大,这种单一锁绳装置的安全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安全锁长期工作于露天工地现场,污物、油泥侵蚀导致锁内机构卡堵、失灵,承载应力导致夹绳机构磨损、开裂等均有可能造成安全锁的失效,一旦失效极易造成吊篮的严重事故。据全国建筑行业2012年吊篮事故统计分析,吊篮的事故原因主要有三,吊篮质量问题和安装使用不当分别占到15%和20%,而安全锁失效的占比高达40%以上,安全锁失效已经成为吊篮安全的头号杀手。
安全锁作为一种常开式装置,要求经常处于开放或解锁状态,不能影响悬吊平台正常的升降运行;安全锁也作为一种密闭式装置,要求外壳封闭用以遮挡泥沙等污物的侵蚀;安全锁更作为吊篮最重要也是最后一道安全防线的保护装置,要求在悬吊平台出现倾斜或危及作业人员安全的突发工况下必须可靠动作。这些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给安全锁的设计带来矛盾,特别是给安全锁自身故障的诊断带来困难,致命的问题是使用人员对安全锁的失效浑然不知,失效的安全锁仍然被当成安全“保护神”被继续使用。尽管,我国制定了安全锁的定期检验制度,但缺乏有效的强制性监管手段,加上安全锁分布面广、数量庞大、以及人们的侥幸心理,安全锁的漏检现象十分普遍,前述的吊篮事故统计报告同时指出:定期标定和检验的安全锁数量还不足其销量的10%,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如何从技术层面上解决上述矛盾,提高安全锁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建,未经温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44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