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美容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2425.X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5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松尾亘佑;穴井一成;中岛久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H23/02;A61N1/36;A61F7/00;A61N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范胜杰;曹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美容 仪器 | ||
一种美容仪器,设定与用户的肤色对应的适当的电基准值,不论肤色,能够准确地检测斑等皮肤异常。该美容仪器具备:包含与皮肤表面接触并赋予刺激的刺激面的皮肤刺激体、向皮肤刺激体赋予物理性美容刺激的皮肤刺激源、以光学方式检测皮肤表面的异常的皮肤异常检测部。皮肤异常检测部包括向皮肤表面的被测定部照射检测光的发光部、以及接受被皮肤表面反射的检查光并输出与受光量对应的电输出值的受光部。通过比较受光部的电输出值和预定的电基准值能够判定皮肤表面的状态。具有存储电基准值的存储部。在与受光部的电输出值对应的受光量比存储于存储部的电基准值所示的基准光量多的情况下,将该电输出值作为新的电基准值存储于存储部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以光学方式检测斑、暗沉等皮肤表面的异常的皮肤异常检测部的美容仪器。
背景技术
与本发明相关,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能够检测斑等皮肤表面的异常的皮肤健康传感器。其中,通过由多个光源形成的光源部、经由照射用导光体连接到光源部的探头、经由受光用导光体与探头连接的光量测定部等构成传感器。当探头与面部等的皮肤表面接触而光源发光时,来自光源的入射光通过照射用导光体向探头传导,被皮肤表面反射的反射光通过受光用导光体向光量测定部传导。根据从光源照射的入射光量与由光量测定部测定的反射光量的比,即反射吸光度,能够算出皮肤表面的健康度(有无斑等异常)。
被用户的皮肤表面反射的检查光的光量,皮肤越白则越多,皮肤越黑则越少。因此,将平均肤色的反射光量设定为基准光量时,在比平均肤色白的用户使用美容仪器的情况下,在斑等异常部分反射光量也高于基准光量,有可能将该异常部分误判定为正常。相反,比平均肤色黑的用户使用美容仪器的情况下,在正常部分反射光量也低于基准光量,有可能将该正常部分误判定为异常。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53408号公报(第0011段、图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设定与用户的肤色对应的适当的电基准值,与肤色无关地准确地检测斑等皮肤异常的美容仪器。
本发明的美容仪器,具备:皮肤刺激体3,其包括与皮肤表面接触并向皮肤表面赋予刺激的刺激面3a;皮肤刺激源116,其向皮肤刺激体3赋予物理性的美容刺激;以及皮肤异常检测部88,其以光学方式检测皮肤表面的异常。皮肤异常检测部88包括:发光部138,其向皮肤表面的被测定部照射检查光;以及受光部139,其接受被皮肤表面反射的检查光,并输出与受光量对应的电输出值。通过对受光部139的电输出值和预定的电基准值进行比较来判定皮肤表面的状态。该美容仪器具有存储电基准值的存储部177。在与受光部139的电输出值对应的受光量比存储于存储部177的电基准值所示的基准光量多的情况下,将该电输出值作为新的电基准值存储于存储部177中。在本发明中,物理性的美容刺激为电流刺激、振动刺激、热刺激(温刺激和冷刺激)等的总称。
通过对受光部139的电输出值和预定的电基准值进行比较来判定皮肤表面的状态,在判定为异常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使皮肤刺激源116的输出增强的控制和使通知皮肤表面的异常状态的通知体89动作的控制中的至少一个。
从发光部138向皮肤表面的被测定部照射检查光,接受此时的反射光的受光部139输出与受光量对应的电流、电压等电输出值。然后,对受光部139的电输出值和预定的电基准值进行比较来判定被测定部的状态。根据该判定方法,能够以电输出值这样的简单且定量的基准判定皮肤状态,因此能够简化皮肤异常检测部88的结构,并且始终能够准确地判定皮肤状态。
在与受光部139的电输出值对应的受光量比存储于存储部177的电基准值所示的基准光量多的情况下,将该输出值作为新的电基准值存储于存储部177中。据此,用户沿皮肤表面移动美容仪器,每当测定部143正对肤色较白的部分时,电基准值被更新,因此可以根据该用户最白的部分设定电基准值。这样,根据本发明,能够设定与用户的肤色对应的适当的电基准值,而与肤色无关地准确地检测斑等皮肤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克赛尔株式会社,未经麦克赛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24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