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1605.6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9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卫民;唐伟成;孙华江;徐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集团浙江灯塔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2/2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控式 密封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简称VRLA电池),以其简便的维护方式和使用时很少污染环境等优点逐渐取代普通的富液电池,并已作为通信、电力、UPS、EPS等系统的备用电源而广泛应用。VRLA电池在使用时以48V系统为主,即将4只12V为一组,放置于机柜内。现有技术是将电池采用1*6或2*3的结构模式进行立式安装,并于机柜的顶部输出正负极。
然而,当电池使用立式安装时,电池中的电池单元在垂直状态下使用,电池单元内的活性物质易脱落,并且电解液密度易引起分层,极大缩短了电池使用寿命。由于机柜空间尺寸有限,电池连接时操作困难。并且,电池内部的电池单元之间相连一般为跨桥焊接,然而采用跨桥焊接方式进行焊接时,电线接触可能存在焊接缺陷,在大电流放电时容易发生脱焊,导致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单元垂直状态使用时,活性物质脱落,电解液密度分层,水平状态时,占地面积大或者不稳定,以及电池单元之间跨桥焊接方式易发生脱焊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包括:
电池柜,所述电池柜的一端设有水平设置的多个电池槽,所述电池槽的开口端设有通孔,所述电池槽内安装有一组电池单元,各组电池单元依次串联;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多个正极板和多个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均水平设置在所述电池槽内,且两者交替布置;正汇流排,与各正极板的极耳连接;负汇流排,与各负极板的极耳连接;相串联的两个所述电池单元对应的正、负汇流排通过所述通孔焊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池单元还包括隔离板,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池槽为6个,呈三横排、两竖列设置,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槽的开口端竖直贯穿有所述通孔,位于底排的两个所述电池槽的开口端水平贯穿有所述通孔。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一电池盖,通过胶封密封于所述电池柜的开口端。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池盖上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上设有与所述电池槽相对应的加液孔。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一封板,与所述凹槽相配合以封闭所述加液孔。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池槽的上下内表面上设有条状凸起。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设置结构合理的电池柜,并将电池单元水平地置于电池柜内的电池槽中,相邻电池单元通过电池槽之间的通孔进行焊接,使得电池单元可以在水平状态下使用,避免了活性物质脱落、电解液密度分层以及电池单元之间跨桥焊接方式易发生脱焊等问题的发生,有效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蓄电池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中蓄电池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电池盖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电池柜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池柜;11、电池槽;12、通孔;2、电池盖;21、封板;22、加液孔;3、电池单元;31、正极;32、负极;33、负汇流排;34、正汇流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常用的蓄电池中的电池单元是在垂直状态下使用,其活性物质较容易脱落,蓄电池的寿命减少。本发明该蓄电池内的电池单元均为水平放置,蓄电池的摆放稳定,并且减少了活性物质的脱落,提高了蓄电池的寿命,电池柜内的电池单元连接也更加安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集团浙江灯塔电源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集团浙江灯塔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1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电芯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功率密度的锌镍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