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自动清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6117.6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4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郄泽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郄泽钊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1H3/04;E01H13/0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自动 清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自动清洁系统,能够利用高层建筑的高度优势,以及现有的路政设置,对城市空气环境等进行自动清洁。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工业化发展迅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我国北方,由于冬季取暖排放大量烟雾等因素,雾霾天气日益加重,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城市中由于车辆尾气排放、工业化生产密集等一些列因素,往往雾霾更为严重。如何治理空气中的灰霾,改变空气质量,是一项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
目前,人们往往室内空气净化、呼吸防护等减小雾霾危害,但是仅能被动地起到微乎其微的保护效果,而且对环境治理没有效果。市面上陆续出现了雾霾治理回收车等一些列的设施,但是还是存在影响面积小、效果不理想等技术问题,难以对环境治理起到效果。
另一方面,城市的一个特点就是高楼林立,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密集,这些建筑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地势高,而且几乎能够覆盖整个城市的范围,如果能够利用这些建筑的优势,将其与雾霾治理相结合,将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这方面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自动清洁系统,能够利用城市楼宇等高层建筑的高度优势,由上至下喷洒水雾,对空气进行净化、加湿或降温,利用道路现有的护栏,对道路进行清洁,并起到辅助降温、除尘的效果。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楼宇外部进行清洗的便利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城市建筑,以及雨水,对城市进行大范围空气净化的方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自动清洁系统,其中,在城市楼宇顶部设置可喷水或喷雾的第一喷洒系统,所述第一喷洒系统与水管或储水装置连通,从楼宇顶部向下喷洒水雾,构成城市空气净化系统;所述第一喷洒系统内设置有保温层或者加热片。
优选的是,还包括:
第一雨水收集系统,其设于楼宇顶部,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第一过滤层、第一储水池以及第二储水池,所述第一储水池设在所述第一过滤层的下方,所述第一过滤层由上至下顺次为植被层、砂土层以及纤维层;所述第一储水池侧壁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第二储水池设于楼宇内,所述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通过第一管路液体连通,所述第一储水池和第二储水池通过第二管路与楼宇中水管连通。
所述第一喷洒系统通过第三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水池及第二储水池连通;所述第一喷洒系统包括中空的杆体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杆体端部的第一喷头,所述杆体将所述喷头沿所述楼宇顶部边缘固定排列,所述杆体与所述第三管路连通;所述杆体的长度及倾斜角度可调。
优选的是,还包括:
第二雨水收集系统,其包括导流槽、过滤机构以及地下储水池,所述导流槽沿道路边缘设置,所述地下储水池设于道路两侧绿化带下方;所述导流槽与所述地下储水池连通,所述过滤机构设于所述导流槽与地下储水池之间,对进入地下储水池的水进行过滤。
第二喷洒系统,其包括带有开孔的中空的护栏、护栏开孔处设置的第二喷头、以及穿设在护栏内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与所述地下储水池连通,所述护栏为设置在道路中间的护栏;所述第二喷头角度出水角度可调。
优选的是,还包括:
泵,其驱动第一喷洒系统及第二喷洒系统,使第一、第二储水池及地下储水池的水分别通过第一喷头或第二喷头喷出。
优选的是,还包括:
环境自动监控机构,其包括控制器以及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空气湿度探测器、温度感应器以及雾霾指数探测器,所述检测系统和控制器连接,第一喷洒系统和第二喷洒系统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并由其控制。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过滤层具体设置方式为:所述植被层的种植土层厚度为10-15厘米;所述砂土层厚度为5-8厘米;所述纤维层厚度为8-12厘米,所述纤维层由上至下顺次为无纺布、玻璃纤维、多孔陶粒、活性炭以及吸水性树脂颗粒。
优选的是,还包括导水装置,其包括栅板、中空的导管以及吸水纤维,所述导管竖直设置在栅板同一侧,所述导管的长度以大于或等于第一过滤层的厚度为准,所述吸水纤维填充扎起所述导管内,并分别从导管的两端延伸出至少3厘米。
所述栅板设置在种植层下方,所述导管穿入所述第一过滤层,且使所述导管的端部设置在第一过滤层的吸水性树脂颗粒中,并使所述导管端部延伸出的吸水纤维与所述吸水性树脂颗粒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郄泽钊,未经郄泽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6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基坑围护结构
- 下一篇:垂直螺旋输送碎土机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