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2007.2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4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简海燕;李明;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考报文 压缩报文 传感器类型 数据处理 接收发送设备 非压缩 报文 解压 发送 维护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压缩报文;获取所述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一参考报文,所述第一参考报文为非压缩报文,所述第一参考报文对应的传感器类型与所述压缩报文对应的传感器类型相同;根据所述第一参考报文,对所述压缩报文进行解压。用于降低对IOT系统的维护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包括IOT设备、IOT网关、及IOT平台,IOT设备可以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得到的数据直接发送给IOT平台,或者,通过IOT网关发送给IOT平台。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IOT设备通常需要实时或周期性(例如周期可以为10秒)的向IOT平台发送数据,导致IOT设备需要向IOT平台发送大量数据。为了提升向IOT平台发送数据的传输效率,IOT设备或者IOT网关可以对发往IOT平台的数据进行压缩。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通信双方(IOT设备和IOT平台、或者IOT网关和IOT平台)中设置通信字典,通信字典中包括参数的全称和缩略名之间的对应关系,缩略名占用的空间小于全称占用的空间,在IOT设备或IOT网关向IOT平台发送数据之前,通过查询通信字典,将数据中参数的全称用缩略名替代,以得到压缩数据,并向IOT平台发送压缩数据。在IOT平台接收到压缩数据之后,通过查询通信字典,获取压缩数据中缩略名对应的全称,并用全称替代缩略名,以实现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
然而,随着IOT系统中IOT设备的数量及类型的增多,通信字典的体积也需要不断增大,使得对通信字典的维护困难。进一步的,对于不同类型的IOT设备或不同厂家的同类型IOT设备,同一参数名称的含义可能不同,使得需要按照IOT设备类型和厂商对通信字典进行不同的维护,进一步增加了对通信字典进行维护的困难程度,导致对IOT系统的维护难度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降低了对IOT系统的维护难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接收设备,在接收设备接收到发送设备发送的压缩报文之后,接收设备获取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一参考报文,第一参考报文为非压缩报文,第一参考报文对应的传感器类型与压缩报文对应的传感器类型相同,并根据第一参考报文,对压缩报文进行解压。
在上述过程中,在接收设备接收到一种传感器类型的压缩报文时,可以根据该种传感器类型的非压缩报文,对该种传感器类型的压缩报文进行解压,以使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无需维护通信词典,进而进行了对IOT系统的维护难度。
可选的,可以通过如下两种可行的实现方式获取压缩报文对应的第一参考报文:
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压缩报文中包括第一参考报文的标识。
在该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接收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参考报文的标识,获取第一参考报文。这样,接收设备可以快速根据第一参考报文的标识获取第一参考报文。
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压缩报文中包括传感器类型。
在该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接收设备可以根据压缩报文中包括的传感器类型,获取第一参考报文,第一参考报文中包括的传感器类型与压缩报文中包括的传感器类型相同。
可选的,可以通过如下两种可行的实现方式对压缩报文进行解压:
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被压缩参数名称的取值用于指示被压缩参数名称对应的非压缩参数名称在第一参考报文中的位置。
在该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接收设备可以根据预设解压规则,在压缩报文中确定被压缩参数名称,并根据压缩报文中被压缩参数名称的取值,在第一参考报文中获取被压缩参数名称对应的非压缩参数名称;被压缩参数名称的取值为数值;在压缩报文中,将被压缩参数名称替换为非压缩参数名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2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