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架翻转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1340.1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3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雷建军;高群;夏林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赵景平,宋少华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翻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架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厂的总装车间是生产成品汽车的最后一个车间,在总装时,大部分零件都需要人工装配,因此其最大特点是人员密度高、生产节拍快,那么总装车间工艺装备的稳定性和人性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总装时,车架翻转机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设备,特别是在轻卡、重卡等商用车装配时,因车架的正反面都需要安装零件,因此,需要进行车架的翻转,因此,车架翻转机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人性化设计更为重要。
目前的车架翻转机一种为带有张开机构的,这种翻转机处于自由状态时,翻转带会张开较大的尺寸,便于操作员工将翻转带套上车架,但当车架翻转至90°时,因上面有张开机构,翻转带上部还会有一定的开档,当车架进一步翻转时,车架会突然向下翻转,对翻转系统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存在着安全隐患;为了避免上述安全隐患,还有一种不带张开机构的翻转机,因取消了张开机构,两根翻转带在自由状态时会比较近,当操作员工将车架套在翻转带上时,需要用手控制将两根翻转带拉开一定的距离,而且当车架比较宽时,一个人操作比较困难,需要两个人配合着操作,因此该种结构增加了操作人员的难度及人员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架翻转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翻转机构的安全性,增加操作便利性,降低人员投入,减少企业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车架翻转机构,包括:
支架;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驱动件,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固定于所述支架的中部,所述驱动件固定于所述支架的第一侧;
吊带,所述吊带用于支撑车架;
链条,所述链条缠绕在所述齿轮上,且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吊带的两端滑动连接,所述链条与所述吊带绕所述齿轮形成一个闭圈;
预张开组件,所述预张开组件用于在所述吊带上没有放置车架时,使所述吊带张开一定距离。
如上所述的车架翻转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预张开组件包括弹性件、两支撑杆和支撑带,所述支撑带的一侧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链条的两端固定连接,两支撑杆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带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两所述支撑杆的铰接点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车架翻转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如上所述的车架翻转机构,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一组第一光轮,所述第一光轮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用于引导所述链条移动。
如上所述的车架翻转机构,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平衡块,所述平衡块固定于所述支架的第二侧。
如上所述的车架翻转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带的一侧与所述支架通过第二光轮滑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车架翻转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吊带与所述链条通过环形扣连接。
如上所述的车架翻转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驱动件为减速电机。
如上所述的车架翻转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通过轴承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车架翻转机构包括支架、驱动组件、吊带、链条和预张开组件,其中,驱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驱动件,齿轮与驱动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齿轮固定于支架的中部,驱动件固定于支架的第一侧;吊带用于支撑车架;链条缠绕在齿轮上,且链条的两端分别与吊带的两端固定连接,链条与吊带绕齿轮形成一个闭圈;预张开组件用于在吊带上没有放置车架时,使吊带张开一定距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吊带上没有放置车架时,吊带也会在预张开组件的作用下张开一定的距离,在此状态下,可以很容易的将车架套在吊带上,然后开启驱动件,驱动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链条绕行移动,链条再带动吊带移动,车架会在吊带的作用下慢慢翻转,在车架重力的作用下,预张开组件也会慢慢闭合,直至车架翻转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人工拉开吊带适当距离,降低了人员投入,减少了企业生产成本,设置了预张开组件,增加了安全系数,增加了操作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架翻转机构的第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架翻转机构的第二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架翻转机构的侧视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架 20-驱动组件 21-齿轮22-驱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