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便利的连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7723.1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2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臣;张科丙;郑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5/00 | 分类号: | A01F5/00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乔丽艳 |
地址: | 11405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利 连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便利的连枷,该连枷包括:长杆、动力吸振器、手柄套、螺钉A、螺钉B、支架、长轴、挡板、开口销、夹持板、竹片、钢丝、螺栓、螺母和垫圈。所述的长杆用铝合金管制成,用有限元法得到长杆上的振动模态节点;长杆一端的内腔内置动力吸振器,另一端与支架中的底板固接;所述的动力吸振器由端盖A、支撑管A、橡胶袋、钢珠、端盖B和支撑管B组成,安装到长杆振动模态节点区域;所述的支架由底板和两个支撑板组成,把长轴插入支撑板轴孔,套上挡板,用开口销定位,把夹持板用螺栓、螺母和垫圈紧固到长轴悬臂端,竹片放到均布的夹持板凹槽内,用钢丝紧固。本发明结构简单,传动灵活,节省力量,减振性好,不振动手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生产中拍打农作物使其籽粒脱离的工具,特别是一种减振便利的连枷。
背景技术
连枷是农村传统的手工脱粒农具,即使是现在,农业机械比较发达,但在没电的场合,或者没有脱粒机械的场合,进行对农作物脱粒,仍然普遍使用。连枷也叫作梿枷,传统的连枷由一个长柄、木制转轴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在使用连枷手工脱粒时,双手握住长柄,上下挥动,使竹条绕木制转轴转动,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籽、芝麻等,使籽粒掉下来。在拍打的过程中,手臂不断挥舞,不仅要承受连枷引起的扭矩,还要承受拍打引起的振动。由于拍打引起竹条与农作物秸秆相互撞击,使籽粒与农作物秸秆相互脱离;竹条撞击产生的振动,由长柄传到手臂,手臂就会感到麻木,甚至疼痛,长时间连续振动,手臂受到的伤害和不适感会更加强烈。因此,利用动力学理论和机械设计原理,对于连枷进行减振设计和传动方式设计,推出一种减振便利的连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查阅公开的专利文献,没有查到有关连枷的专利;收集一些文字记载和实物调查,连枷都是传统的木制结构,拍打作业费劲,振动手臂,不但脱粒效率低,作业人员消耗体力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便利的连枷,使用减振便利的连枷进行拍打农作物脱粒时,能够传动灵活,能够减小振动,不会使人手臂感到疼痛酸麻。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减振便利的连枷包括:长杆、动力吸振器、手柄套、螺钉A、螺钉B、支架、长轴、挡板、开口销、夹持板、竹片、钢丝、螺栓、螺母和垫圈,所述的长杆用铝合金管制成,应用有限元方法得到长杆上的振动模态节点,把动力吸振器装入长杆一端内腔的振动模态节点区域,套上手柄套,用螺钉A和螺钉B把手柄套、长杆和动力吸振器固定到一起;所述的支架由底板和支撑板组成,底板为长方体,两端设置支撑板;所述的长杆另一端固接到支架底板底面的中央部位;所述的长轴由支架上的两个支撑板支撑,长轴一端的轴肩在一个支撑板外侧,长轴另一端在另一个支撑板外侧设置挡板,挡板外侧设置开口销,开口销插在长轴上设置的销孔中;所述的夹持板设置均布的凹槽,把竹片放到均布的凹槽内,用钢丝通过夹持板通孔,把竹片紧固到夹持板上;用螺栓、螺母和垫圈把夹持板紧固到长轴上。
所述的动力吸振器由端盖A、支撑管A、橡胶袋、钢珠、端盖B和支撑管B组成,所述的端盖A与支撑管A的一个端面固接;所述的橡胶袋内装钢珠,封口后装入支撑管A内腔;所述的端盖B与支撑管B的一个端面固接,把带有端盖B的支撑管B一端装入支撑管A内腔,另一端与支撑管A端面平齐。
所述的长轴是阶梯轴,长轴的轴肩内侧端面为圆锥面,在长轴的悬臂端靠近支撑板外侧设置一个定位销孔,在长轴的悬臂端的端部设置两个平面,在平面上沿轴向设置4~20个螺栓孔。
本发明与现有同类连枷相比,其显著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应用有限元方法对连枷进行整体振动模态分析,找到连枷长杆上的振动模态节点,在振动模态节点附近区域安装动力吸振器,动力吸振器是根据振动理论设计的,能够起到很好的减振作用;振动模态节点附近区域设定为人们臂挥连枷时手握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7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