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异形人工眼眶骨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7346.1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2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国;李俊玲;苏龙;周小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国 |
主分类号: | A61L27/10 | 分类号: | A61L27/10;A61L27/16;A61L27/56;B28B1/00;B33Y10/00;B33Y7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2203 | 代理人: | 胡婉明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异形 人工 眼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孔异形人工眼眶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纳米级别医用生物陶瓷粉末原料和有机粘结剂并装盒;
步骤二、使用图像采集装置获取人体骨性眼眶缺损区域的图片,通过计算机处理图片后,建立拟用来修补眼眶缺损部位的多孔异形人工眼眶骨3D模型和参数;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获得的多孔异形人工眼眶骨3D模型及参数,用3D打印机完成多孔异形人工眼眶骨初坯实体;
步骤四、后处理,将多孔异形人工眼眶骨初坯实体工件进行脱粘和高温烧结,获得多孔异形人工眼眶骨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异形人工眼眶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制备纳米级别医用生物陶瓷粉末原料和有机粘结剂并装盒;该纳米级别医用生物陶瓷粉末原料包括羟基磷灰石、CaMg(SiO3)2、氧化铝、氧化锆或者氮化硅的陶瓷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异形人工眼眶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一、制备纳米级别医用生物陶瓷粉末原料和有机粘结剂并装盒:
(1)制备纳米级别医用生物陶瓷粉末原料:原料成分配比为70%~90%上述纳米级别医用生物陶瓷粉末中的一种和10%~30%的聚乙烯醇粉,通过电动药粉混合机在常温下充分混和均匀后,置于3D打印机的铺粉槽内,并传送到漏粉盒;
(2)有机粘合剂原料为采用石蜡、聚乙二醇、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络烷酮中的一种,使用氯仿、二硫化碳、二甲苯或者乙醇进行溶解,配成浓度为0.05%至5.00%的溶液,然后注入3D打印机的干净喷墨盒;
所述步骤二、建立多孔人工眼眶骨3D模型和参数,先使用320排高速螺旋CT机获取人体骨性眼眶缺损区域的图片,再由计算机处理图片后,建立拟用来修补眼眶缺损部位的多孔人工眼眶骨3D模型和参数;
所述步骤三、根据步骤二获得的人工眼眶骨3D模型及参数,用3D打印机完成人工眼眶骨初坯实体是,由3D打印机完成铺设生物陶瓷粉末与打印有机粘结剂动作,制备出多孔异形人工眼眶骨初坯实体;
所述步骤四、将多孔异形人工眼眶骨初坯实体工件进行脱粘和高温烧结,获得多孔异形人工眼眶骨成品是:首先将用3D打印机制备出的多孔异形人工眼眶骨初坯放入高温节能烧结炉,以梯度升温到500°的方式进行脱粘处理,持续时间为2~5小时,除去粘合剂;再采用高温烧结工艺对人工眼眶骨初坯实体进行烧结处理,烧结温度为1200°~1350°,烧结过程持续时间为2~5小时;最终使3D打印机制备的多孔异形人工眼眶骨达到足够的强度,成为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异形人工眼眶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3D打印机完成人工眼眶骨初坯实体是:首先3D打印机上的漏粉机把生物陶瓷粉末洒一个圆形层,层厚为0.05±0.01mm;然后3D打印机喷嘴按照设计的多孔异形人工眼眶骨初坯实体形状,在该圆形层粉末上喷设有机粘合剂,有粘结剂的地方,生物陶瓷粉末会粘合到在一起,一层一层生物陶瓷粉末和喷设的有机粘合剂粘结后,形成人工眼眶骨初坯实体的立体结构,未与有机粘合剂粘结的生物陶瓷粉末脱落,静置1天后,待未与有机粘合剂粘结的生物陶瓷粉末完全脱落,制成具有镂空、曲面、螺旋特征结构的多孔人工眼眶骨初坯实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国,未经吴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73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