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宜豫南稻区种植籼型迟熟两系杂交水稻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21568.2 申请日: 2017-03-02
公开(公告)号: CN106962083A 公开(公告)日: 2017-07-21
发明(设计)人: 王亚男;范思静;樊友鑫;王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金培因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6/00 分类号: A01G16/00
代理公司: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代理人: 胡剑辉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宜 豫南稻区 种植 籼型迟熟两系 杂交 水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宜豫南稻区种植籼型迟熟两系杂交水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提高水稻的科学种植技术水平和能力,减少水稻种植的水、肥用量,降低劳作强度,提高产量和稻谷的质量,其意义十分重大。

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仍是当今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而目前技术仅限对优良品种的培育,它包括杂交水稻不育系和保持系分别以优良品种的提高及通过制种技术手段而达到高产,水稻的基因技术研究尚取在初级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种植无论产量质量都有根本性的提升。但是,发展是无止境的,水稻种植的改进潜力还很大,比如现有的水稻种植方法其无论是用水量、用肥量还是用药量都很大,而随着用水和用肥量的增大,禾苗虽然长得旺,但这又将更进一步的加重病虫害。通常的种植方法,产量上不去,水、肥、药却大量增加,这一方面不仅使稻谷农药残留量增大,种植成本也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水用量大又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宜豫南稻区种植籼型迟熟两系杂交水稻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宜豫南稻区种植籼型迟熟两系杂交水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月下旬露地育秧或麦茬栽培播种;播种前在秧田或大田上施腐熟有机肥;

种子出库晒1-2天,播种前8-10天将选好的种子用1%盐水浸种5小时,流动浸种3-4天,集中催芽;

秧田播种后至秧龄35天,叶龄3.5叶,采用宽行窄距,亩插1.5-1.7万穴,每穴插2粒谷苗;

亩用25kg复合肥加0.5kg锌肥作底肥,10kg尿素作分蘖肥;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返青分蘖期施腐熟有机肥180千克/亩,水稻移栽至返青分蘖初期,水层3-5cm,分蘖后期晒田。

所述的露地育秧在4月20日播种,麦茬栽培在4月27日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0kg,大田亩用种0.75-1.0kg。

所述的流动浸种用3500倍施保克水溶液;所述的宽行窄距尺寸为6×8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籼型迟熟两系杂交水稻种植方法,栽培适应性较广,适宜于在豫南稻区种植推广,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好、适应性强等突出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适宜豫南稻区种植籼型迟熟两系杂交水稻的方法,本实施例以广两优998籼型迟熟两系杂交水稻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1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播期和播量:露地育秧在4月22日左右播种,麦茬栽培在4月26日左右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0kg,大田亩用种1.0kg;播种前在秧田或大田上施腐熟有机肥;

播种前种子处理:种子出库晒1,播种前10天将选好的种子用1%盐水浸种5小时,用3500倍施保克水溶液中流动浸种3天,集中催芽;

2、秧田播种后至秧龄35天,叶龄3.5叶,采用宽行窄距,6×8寸为宜,保证成穗率和有效大穗,亩插1.7万穴,每穴插2粒谷苗;

3、田间管理:亩用25kg复合肥+0.5kg锌肥作底肥,10kg尿素作分蘖肥;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返青分蘖期施腐熟有机肥180千克/亩,水稻移栽至返青分蘖初期,水层3cm,分蘖后期晒田;注意螟虫、稻飞虱和稻曲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实施例2,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播期和播量:露地育秧在4月20日播种,麦茬栽培在4月27日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0kg,大田亩用种0.75kg;播种前在秧田或大田上施腐熟有机肥;

播种前种子处理:种子出库晒2天,播种前8天将选好的种子用1%盐水浸种5小时,用3500倍施保克水溶液中流动浸种4天,集中催芽;

2、秧田播种后至秧龄35天,叶龄3.5叶,采用宽行窄距,6×8寸为宜,保证成穗率和有效大穗,亩插1.5万穴,每穴插2粒谷苗;

3、田间管理:亩用25kg复合肥+0.5kg锌肥作底肥,10kg尿素作分蘖肥;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返青分蘖期施腐熟有机肥180千克/亩,水稻移栽至返青分蘖初期,水层5cm,分蘖后期晒田;注意螟虫、稻飞虱和稻曲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培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培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15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