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动态稀释配气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0998.2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4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沂玲;王德发;李士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B01F3/02;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潘聪聪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设 流量测量 校准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准确度 混合容器 配气系统 气体动态 气体流量 实际流量 稀释 连通 测量 修正 载气钢瓶 气钢瓶 | ||
1.一种气体动态稀释配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根据第一预设流量值控制用于连通载气钢瓶与混合容器的第一通道的气体流量;
测量所述第一管道的流量测量值,并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流量值与所述第一管道的流量测量值计算第一校准值;
根据所述第一校准值修正所述第一预设流量值使所述第一管道的实际流量值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流量值;
根据第二预设流量值控制用于连通组气钢瓶与混合容器的第二通道的气体流量;
测量所述第二管道的流量测量值,并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流量值与所述第二管道的流量测量值计算第二校准值;
根据所述第二校准值修正所述第二预设流量值使所述第二管道的实际流量值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流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体动态稀释配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所述第二管道的流量测量值之前,还包括:
对位于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通的清洗管道上的清洗截止阀执行多次开关操作,直至流动路径通过体积至少为其容积10倍的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体动态稀释配气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校准值修正所述第一预设流量值使所述第一管道的实际流量值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流量值之前,使所述第一管道内的气体不流入所述混合容器或从所述混合容器排除;
根据所述第二校准值修正所述第二预设流量值使所述第二管道的实际流量值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流量值之前,使所述第二管道内的气体不流入所述混合容器或从所述混合容器排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体动态稀释配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校准值修正所述第一预设流量值使所述第一管道的实际流量值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流量值之后,还包括:
计算从所述第一管道开始通气的时间点到所述第一预设流量值根据所述校准值修正的时间点的时间段,记作第一校准时间;
在所述第一管道的通气时间到达第一预设值后,使所述第一预设流量值为修正后的第一预设流量值与修正前的第一预设流量值的差值,并使所述第一管道继续通气的时间达到所述第一校准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体动态稀释配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校准值修正所述第二预设流量值使所述第二管道的实际流量值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流量值之后,还包括:
计算从所述第二管道开始通气的时间点到所述第二预设流量值根据所述校准值修正的时间点的时间段,记作第二校准时间;
在所述第二管道的通气时间到达第二预设值后,使所述第二预设流量值为修正后的第二预设流量值与修正前的第二预设流量值的差值,并使所述第二管道继续通气的时间达到所述第二校准时间。
6.一种气体动态稀释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道,用于连通载气钢瓶与混合容器;
第一流量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用于根据第一预设流量值控制所述第一管道的气体流量;
第一流量测量计,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用于测量所述第一管道的流量测量值;
第一校准模块,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器及所述第一流量测量计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流量值与所述第一管道的流量测量值计算第一校准值,并将所述第一校准值发送至所述第一流量控制器,以供所述第一流量控制器修正所述第一预设流量值使所述第一管道的实际流量值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流量值;
第二管道,用于连通组气钢瓶与所述混合容器;
第二流量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用于根据第二预设流量值控制所述第二管道的气体流量;
第二流量测量计,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上,用于测量所述第二管道的流量测量值;
第二校准模块,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及所述第二流量测量计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流量值与所述第二管道的流量测量值计算第二校准值,并将所述第二校准值发送至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以供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修正所述第二预设流量值使所述第二管道的实际流量值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流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09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