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香蕉黑星病的复配杀菌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9412.0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8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甘松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24 | 分类号: | A01N47/24;A01N47/18;A01N43/80;A01P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50016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香蕉 黑星病 杀菌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杀菌剂有关,具体而言,属于含有机化合物的杀菌剂,进一步来说,属于防治香蕉黑星病的杀菌剂。该复配剂还具有对叶片渗透传寻作用,耐水冲刷,对小麦、稻水、花生、葡萄、蔬菜、马铃薯、柠檬、咖啡、核桃、果树、茶叶、烟草和观赏植物等的子囊菌、担子菌、卵菌、半知菌所致的多种病害,如:叶斑病、白粉病、叶枯病、赤星病、网斑病、疫病、霜霉病、稻瘟病、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技术背景
香蕉黑星病,又称黑斑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香蕉大茎点霉,蕉园枯叶残株的病菌分生孢子是本病的初次侵染来源。危害叶片及蕉果。香蕉黑星病是香蕉生长后期普遍发生、影响香蕉业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重病叶片黑色斑点密集,造成叶片枯黄、凋萎,感病果实上密生黑色斑点,影响香蕉果实外观和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目前尚无很好的防治药物。
丙硫唑即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是一种高效、安全、广谱性咪唑类杀菌剂,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用杀菌剂,对多种植物病害有显著的防效,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在使用多年之后,病菌逐渐产生了抗药性,致使药效降低。(Pyraclostrobin)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对黄瓜、香蕉安全,未见药害发生。
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涉及防治香蕉黑星病(黑斑病)的申请件很少,仅有:2015103865101号《一种香蕉黑星病的防治方法》、2016106898629号《一种预防香蕉黑斑病的肥料》。目前尚无用丙硫咪唑与吡唑醚菌酯复配防治香蕉黑星病杀菌剂的申请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防治香蕉黑星病的复配杀菌剂,以减缓病原菌对香蕉作物的危害,提高香蕉果实外观质量。
发明人对具有杀灭半知菌亚门香蕉大茎点霉菌的农药进行反复筛选,并对混配药剂的原料药质量配比进行反复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找到一种复合杀菌剂,对香蕉黑星病病菌具备较强的毒杀能力。
发明人提供的防治香蕉黑星病的复配杀菌剂是以丙硫唑和异噻唑啉酮为基料,按照丙硫唑和吡唑醚菌酯的质量配比1∶3~3∶1复配而成的复配杀菌剂,对上述不同配比的复配杀菌剂进行筛选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发明人确定,以丙硫唑和吡唑醚菌酯为基料复配而成的复配杀菌剂,在1∶3~3∶1的范围内对香蕉黑星病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说明两药剂复配对香蕉黑星病的防治具有增效作用;其中吡唑醚菌酯、丙硫唑有效成分比例为1:1时,共毒系数最高,防治效果最好。
所述丙硫唑为质量分数98.9%的原药,由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所述97.5%吡唑醚菌酯原药,由浙江博仕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上述防治香蕉黑星病的复配杀菌剂原料配比的筛选试验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主要药剂:A(丙硫唑)、B(吡唑醚菌酯);
供试菌株:香蕉黑星病(Macrophoma musae),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教研室分离纯化保存并提供。
供试培养基:香蕉黑星病(Macrophoma musae),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教研室分离纯化保存并提供。
1.2培养条件
生物培养箱内培养,温度25℃±1℃,相对湿度80%~90%。
1.3主要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感量0.1mg)、喷雾器、生物培养箱、直径9cm培养皿、移液管、接种器、打孔器、长尺等。
2.毒力测定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9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