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基溢流坝与铅丝石笼护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9072.1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0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庆 |
主分类号: | E02B7/16 | 分类号: | E02B7/16;E02B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基 溢流坝 铅丝 石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七大传统技术领域中的土木工程领域,涉及分类号是E02 水利工程。本发明专利申请的是一种新的方案设计“桩基溢流坝与铅丝石笼护坦”。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针对一些流域河流暴雨突发性强、强度大、历时短,洪水陡涨陡落、冲击破坏力强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新的实用坝型,使工程设计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质量保证。
经过工作实践中的不断探索、方案比选、研究计算后发现一种新的方案设计“桩基溢流坝与铅丝石笼护坦”:即将混凝土灌注桩与WES实用堰结合作为基本坝型,坝后采用挑流消能方式,同时采用防洪工程中常用的铅丝石笼,作为防冲坑的铺垫材料护底,并在设计中控制好过坝单宽流量,能够很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减小工程投资,满足水利工程建设任务的需要。在水利枢纽工程中可节省工程投资30%左右,目前还没有其他技术方案能够在规范要求的四个方面(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质量保证),达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同等水平。
背景技术
最相近的现有技术方案(宽顶堰方案)
(1)宽顶堰方案的设计
拦河溢流坝采用宽顶堰方案。宽顶堰顶宽(顺水流方向)7.0m,堰顶末端接30°下倾角斜坡段。根据宽顶堰轴线长度(垂直水流方向),每隔24m设置一道伸缩缝,堰厚度2.3 m,堰上游齿墙深4.1m,齿墙底宽0.5m,齿墙内边坡1:0.5。堰下游斜坡段齿墙深0.43 m,齿墙底宽1.0m,齿墙内坡垂直。底板下设10cm素混凝土垫层及30cm砂砾石垫层。
消力池布置:宽顶堰下游接挖深式消力池,采用底流消能消减过堰水流的能量。消力池顺水流方向长度15.0m,消力池垂直水流方向长度504m;消力池底板设置伸缩缝,每块宽度均为24 m。宽顶堰顶宽(顺水流方向)7.0m,接30°下倾角斜坡段,然后接14.5m水平段,消力池坎深为1m,消力池尾部上面设0.5米宽尾坎。消力池底板厚度0.5 m上游齿墙底宽0.5 齿墙深1.0m,齿墙内边坡1:1。消力池底板下游齿墙底宽0.5 齿墙深1.0 m。消力池底板下设10cm素混凝土垫层及30cm砂砾石垫层。
消力池下游设20.0m海漫。海漫坡度1:15,由50cm厚铅丝石笼和其下的20砾石cm垫层组成。防冲槽上下边坡均为1:1,底部设20cm砂砾石垫层,防冲槽由厚度80cm至2m的铅丝石笼填充,以抵抗水流冲刷。防冲槽下接河道。
(2)宽顶堰方案存在的问题及缺点。
与景观河道不同,在宽浅式天然河道上建拦河溢流坝,首先要考虑抵挡洪水的冲击,一般是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坝型,即靠坝体自重以及基地的摩擦力来维持稳定,宽顶堰是常用的一种坝型。宽顶堰下游接挖深式消力池,采用底流消能消减过堰水流的动能。消力池下游设海漫及防冲槽。
宽顶堰方案存在的问题及缺点,首先是工程量大、开挖量大,工程投资较大,影响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其次是该方案对于宽度较宽(如百米以上)的天然河道,地基持力层岩性发生变化时,宽顶堰基底高程不在一个建基面上,另外增加工程变更资金投入,且影响工期进度。第三是工程建成后消力池的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一、新方案的设计
(1)桩基溢流堰设计
拦河溢流坝采用桩基溢流堰方案设计,桩基溢流堰采用WES-I型实用堰,钢筋混凝土结构,堰体内空心部分回填浆砌石。堰体分段长度24m,堰高3.95m。堰基底设两排桩基,桩直径1.2m,桩长8.0m。
溢流实用堰表孔由上游曲线段、堰面曲线段、直线段以及反弧段组成。堰顶上游堰头为三圆弧曲线,堰顶下游堰面采用WES幂曲线,WES幂曲线方程为:
上、下游曲线详细参数见下表。直线段的坡度为1:1.3,反弧段采用圆弧曲线,圆弧半径为3m。
溢流实用堰下游铅丝石笼护底,采用挑流消能,反弧挑射角为25度,水流通过鼻坎挑出,进入下游河沟主槽。溢流实用堰下游不设消力池。
(2)桩基设计
根据新建溢流坝长度,每隔24m设置一道伸缩缝,即每段堰长度(垂直主流方向)24 m。基本布置如下:每块堰体底部设两排桩基,共6根,桩基直径1.2m,深8m。
桩类型:挖(钻)孔摩擦桩,设计直径d = 1.2m
桩排数n = 2,列数m = 3
桩排间距Ln = 4.45 m,桩列间距Wm = 8.00 m
冲刷线以下桩长h = 8.00 m,冲刷线以上桩长h0 = 0.00 m
(3) 堰后防冲刷加固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庆,未经王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9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寒区土石坝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浮力式翻板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