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磨削圆球形宝玉石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8923.0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6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谭悦;高德红;田腾腾;曾加恒;陈燕;刘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11/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磨削 圆球 宝玉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磨削圆球形宝玉石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立式传动机构、磁力研磨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磁力研磨机构中平行且相对地设有永久磁极和辅助磁极形成磁回路;永久磁极在立式传动机构带动下旋转,辅助磁极在旋转机构带动下旋转,且永久磁极与辅助磁极的旋向相反;永久磁极与辅助磁极间固定地设有放置圆球形宝玉石用的保持架,保持架的上、下两侧填充磁性磨料将圆球形宝玉石包裹在其中。本发明采用辅助磁极与永久磁极协同作用,通过磁性磨料对圆球形宝玉石表面进行研磨加工;实现了对圆球形宝玉石表面的磁性研磨抛光,且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好,弥补了手工研磨方法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宝玉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磨削圆球形宝玉石(如玛瑙,玉石,宝石)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装饰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有的宝玉石加工技术还存在缺点和不足;一是对于圆球形宝玉石并没有专门的抛光设备,圆球形宝玉石工艺品的表面缺陷多采用人工抛光处理,其抛光处理工艺繁杂,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二是多采用手工加工,加工效率低,加工质量得不到较好的保证;三是费时费力,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不适于大批量的生产。
磁力研磨加工方法是一种新型的加工方法,其与传统加工方法不同之处是磁力研磨技术有很高的柔性和自锐性加工特点;磁性磨粒在加工中呈游离状态,磁粒刷可随工件的形状变化而变化;目前磁力研磨加工已广泛用于表面研磨加工,但对于非导磁件(玉石、玛瑙)的研磨效率不高。
中国专利号为CN 10322271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加工圆球形宝玉石的装置”,该装置采用在碗形盘的内壁镀以人造金刚石颗粒和相同形状的木质碗形盘的方法来达到磨削的目的,此方法通过电动机组成动力源,当动力源作用时,其动力推动偏心轴及安装在偏心轴上的碗形盘转动,实现对宝玉石的磨削。但采用该装置在磨削时碗形盘的研磨压力不易控制,而且金刚石颗粒易对宝玉石表面产生划伤。
专利号为CN 103447892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玉石浮雕工艺品的超声波磁力复合研磨装置及研磨工艺”,采用超声波振动对玉石表面形成一个脉冲压力,磁性磨料在磁力和脉冲压力的复合作用下,来实现对玉石表面的机械抛光。此方法只是采用磁研磨针对玉石平板表面进行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磨削圆球形宝玉石的装置及方法,采用辅助磁极与永久磁极协同作用,通过磁性磨料对圆球形宝玉石表面进行研磨加工;实现了对圆球形宝玉石表面的磁性研磨抛光,且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好,弥补了手工研磨方法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磨削圆球形宝玉石的装置,包括立式传动机构、磁力研磨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磁力研磨机构中平行且相对地设有永久磁极和辅助磁极形成磁回路;永久磁极在立式传动机构带动下旋转,辅助磁极在旋转机构带动下旋转,且永久磁极与辅助磁极的旋向相反;永久磁极与辅助磁极间固定地设有放置圆球形宝玉石用的保持架,保持架的上、下两侧填充磁性磨料将圆球形宝玉石包裹在其中。
所述立式传动机构由机座和传动机构组成,传动机构固定在机座上,由调速电机、皮带传动装置、主轴及主轴升降机构组成;调速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装置带动主轴旋转,主轴升降装置用于实现主轴沿竖直方向的升降移动。
所述机座由底座、立柱和箱体组成;立柱垂直固定在底座一侧,箱体设在立柱顶部;调速电机固定在立柱顶部外侧,皮带传动装置固定在箱体顶部,主轴升降机构设置在箱体内;主轴通过磁极夹头连接永久磁极顶部圆轴;箱体外侧设升降机构操作手柄、控制开关和调频按钮。
所述主轴外侧与主轴平行地设有定位卡尺。
所述保持架设在加工桶中,加工桶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永久磁极为形状、尺寸均与加工桶横截面相配合的盘状磁极,磁性磨料填充在永久磁极下表面与保持架上表面之间以及保持架下表面与加工桶桶底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89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分量接触式传感器
- 下一篇:手机外壳分模线机器人打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