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滨海盐土生态循环可持续综合改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8190.0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0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庆;郑托;庄小将;李霞;张志华;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林生态建设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B79/00;A01G17/0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薛萌萌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滨海 盐土 生态 循环 可持续 综合 改良 方法 | ||
1.一种滨海盐土生态循环可持续综合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平整拟改良地块,根据滨海盐土性质构建地下排水系统;
2)定点放线,开挖树穴,种植苗木;
3)苗木每相邻两个行间,间隔铺设蚯蚓床,引种蚯蚓;
4)在蚯蚓床行间的相邻行间铺设新蚯蚓床;
5)转移蚯蚓床部分蚯蚓至新铺好的新蚯蚓床,收获蚯蚓床上的剩余蚯蚓;
6)在收获蚯蚓后的含有蚯蚓粪的蚯蚓床上种植作物;
重复步骤4)、5)、6);
优选的,种植的苗木及作物的枯枝落叶粉碎后返回蚯蚓床或新蚯蚓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土生态循环可持续综合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种植的作物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工业原料作物、饲料作物、药用作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经济作物为油料作物、蔬菜作物、嗜好作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土生态循环可持续综合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构建地下排水系统时,挖主淋水沟、主淋水盲沟、支淋水沟及支淋水盲沟,主淋水盲沟及支淋水盲沟内铺设石硝,形成网格状排水系统;
优选的,所述主淋水沟的间隔为18m~22m,所述支淋水沟与所述主淋水沟垂直,所述支淋水沟的间隔为1.5m~3m;
优选的,在步骤1)中构建地下排水系统具体步骤如下:每间隔20m横向挖一条宽50cm、深80cm的主淋水沟;在主淋水沟底中心向下挖一条上口宽30cm,下口宽20cm,深30cm主淋水盲沟;向主淋水盲沟内填充净石硝,将原土还入主淋水沟内;和已挖好的主淋水沟交叉90度,每间隔2m,再挖宽50cm,深60cm的支淋水沟;在支淋水沟底向下挖一条上口20cm,下口15cm,深20cm的支淋水盲沟;向支淋水盲沟内填充净石硝,将原土还入支淋水沟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滨海盐土生态循环可持续综合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开挖树穴开挖在支淋水沟上;优选的,行株距为3m*3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滨海盐土生态循环可持续综合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种植苗木时掺拌调理剂及有机肥;
优选的,调理剂及有机肥与穴土的掺拌比例均为1:10体积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土生态循环可持续综合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铺设蚯蚓床及步骤4)中铺设新蚯蚓床所用物料均为禽畜粪便及作物秸秆等动植物残体;铺设蚯蚓床位置在苗木行间,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滨海盐土生态循环可持续综合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蚯蚓床宽度及新蚯蚓床宽度均与苗木行间距的宽度相同,高度为15~30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滨海盐土生态循环可持续综合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及5)中,蚯蚓引种密度均为0.4~0.6kg/m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滨海盐土生态循环可持续综合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及5)中引种蚯蚓后,蚯蚓床及新蚯蚓床湿度均控制在35%~5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滨海盐土生态循环可持续综合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的蚯蚓床及步骤4)中新蚯蚓床上均铺设有微喷带;
优选的,气温≥35℃时,在蚯蚓床上加盖杂草或稻草;
优选的,杂草或稻草的厚度为3~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林生态建设股份公司,未经天津海林生态建设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81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炒菜自动加料系统、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蒸汽地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