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加筋自洁式透水砌块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6334.9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2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梅;王保田;史海岭;张海霞;张灿虹;韩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41/69;E01C5/04;E01C11/22;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透水 砌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加筋自洁式透水砌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土木工程、市政建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排水系统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暴雨季节时往往会出现内涝的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海绵城市”的构想被提出,近年来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各种透水砌块不断的被应用在市政建设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地面砌砖正向着高密实、高强度的方向发展,在其强度提高的同时,降低了其透水性;同时透水性好的砌砖由于强度较低、易开裂、易缺损、表面及孔隙易被污染物堵塞而大大降低了其使用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纤维加筋自洁式透水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加筋自洁式透水砌块,其特征是:所述透水砌块包括透水砌块本体,所述透水砌块本体侧面间隔设有固定凸起,所述透水砌块本体侧面间隔设有与固定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透水砌块本体下侧面设有交叉形抗滑凸起,所述透水砌块本体上表面设有光触媒层;所述砌块本体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花岗岩碎石65-70%,水泥20-25%,玄武岩纤维0.036%,界面处理剂0.1%-0.2%,其余为水;所述光触媒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石英砂65-70%,水泥20-25%,纳米级二氧化钛0.4-0.6%,纳米级银材料0.1%,其余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砌块本体上、下面为正六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砌块侧面设置的固定凸起为半圆柱型。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砌块下侧设置的抗滑凸起为方柱型,且相互交叉角为60度。
进一步地,所述光触媒层的厚度为3mm-5mm。
进一步地,所述砌块本体材料花岗岩碎石直径为5mm-15mm
进一步地,所述光触媒层中石英砂的直径为1mm-3mm。
一种纤维加筋自洁式透水砌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准备好的砌块材料和光触媒层面料分别进行混合,搅拌均匀;
步骤二,将搅拌均匀的砌块材料倒入透水模具中,压制形成透水砌块;
步骤三,将搅拌均匀的面料压制到透水砌块的面层,形成3mm-5mm厚度的面层,然后对成型的透水砌块进行蒸汽常温养护;
步骤四,透水砌块蒸汽常温养护24h后,在透水砌块面料上均匀喷洒纳米级二氧化钛和银的混合物,再继续养护24h,形成光触媒层。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纤维加筋自洁式透水砌块,结构简单,制备简便,施工方便,其使用的材料来源广泛,在面料中加入的纳米级二氧化钛和银,在自然光照射下会产生类似于光合作用的催化反应,可以将大部分的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分解成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水,且具备较强的杀菌能力,因而本发明提供的透水砌块具有极强的自洁功能,这也给道路的长期使用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同时,本发明提供的透水砌块上、下面为正六边形,在可以实现紧密排列的前提下,正六边形所形成的拼接缝隙最短,减少拼接缝可以使得砌块的布置更加紧密,不易被翻起,延长使用寿命,侧面设置的凸起与凹槽也可以保证砌块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翻起和丢失情况,下表面的交叉形凸起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使用花岗岩碎石子代替砂子可以在增加透水性的同时增加砌块的抗压强度,加入的玄武岩纤维可以大大提高砌块的抗拉强度,使得砌块不易开裂,使得本发明提供的透水砌块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寿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俯视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仰视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凸起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凹槽侧示意图;
其中:1是光触媒层;2是半圆柱形凸起;3是半圆柱形凹槽;4是交叉形抗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63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