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1110.9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志进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状 组配式 骨科 固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骨折内固定的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的骨折患者超过450万人,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在骨科临床工作中有很多时候需要用到内固定器,近年来,根据不同部位解剖形态设计的解剖型钢板发挥了巨大优势,但对于肩胛骨、髋臼等处扁骨骨折,由于此处骨折通常无定型,特别是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中一般都无法用某一特定形状的解剖钢板去完成固定,故重建钢板为其首选;另外,扁骨具有骨骼厚度低的特点,内固定后的稳定性常常需要一定的螺钉数量来保证,有时也会出现重建钢板位置相互干扰的情况,因此,内固定板的选择及位置摆放密切关系到内固定后的最终效果,若能根据不同的骨折情况将多个内固定板自由组配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还能兼顾内固定板的摆放方向,对于扁骨骨折的固定将会使得程序更为简化,接骨螺钉数量得到减少,稳定性却能有效提高。
目前,骨科内固定领域并无真正有效的适用于扁骨固定的组配式钢板出现,申请公布号为CN 10188456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骨科组配式钢板螺钉固定系统”,该发明经多个相似单元的分体钢板进行组配后使用,理论上具有自由组配的效果,但该发明在实施例中并未说明分体钢板之间是通过几枚锁定螺钉固定的,若是两枚,与配图不符,也不能达到“转向”的效果,而只能是在轴线上不断延长,如此设计有何意义?若是一枚,可实现“转向”效果,但此时一枚锁定螺钉就能牢靠的固定连接处吗?整体稳定性如何保证?所以,该专利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而申请公布号为CN 103961170A的中国发明专利也公开了“一种骨科组配式钢板螺钉固定系统”,其结构言之不详,同样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需要使用多个重建钢板,且整体稳定性欠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通过干锁定板上的关节连接处来连接多个支锁定板,且能实现支锁定板的灵活转向,还能实现稳定性提高,最终将扁骨各骨块有效的连接为一个整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包括干锁定板,支锁定板及其固定螺钉,接骨螺钉。
所述的干锁定板,在板体的横轴上分布有数个接骨锁定螺孔,在板体的一侧或端头设置有数个关节连接处,关节连接处整体较板体均匀下沉,其厚度约为板体厚度的2/3,呈半圆形向外凸出,其翼部呈扇形张开可配合支锁定板的转向,端头的关节连接处其外形似火柴头,其翼部则完全打开呈一直线。干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的圆心位置设置有一转轴加压螺孔,该螺孔设置有内丝,在板体正面该螺孔周围呈环形均匀分布有12个球面形凸起,似钟表的1-12点分布,在向外凸起部分的弧顶内侧,沿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三枚外围加压螺孔,该螺孔也带有内丝,三枚外围加压螺孔在同一弧线上,其圆心点与转轴加压螺孔的圆心点重叠,三枚螺孔共同组成的弧线其弧度为90°,端头的关节连接处则沿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五枚外围加压螺孔,五枚螺孔共同组成的弧线其弧度为200°,两两之间弧度为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志进,未经谢志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11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