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耳道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9660.7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3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明昊;陈仁杰;张大为;刘冰;程良军;宁博;田爱民;洪兴和;陈军;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昊;陈仁杰;张大为;刘冰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F11/00;A61H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黄艳丽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耳道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耳道清理装置,涉及耳科医疗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它包括软化液储箱、入耳管;软化液存储箱体竖直设置,其内腔顶部设有与外界导通的注液孔、注液孔内密封配合有硅胶塞;入耳管横向设置,右端与软化液储存箱的左侧底部连通;入耳管的管腔在左端部一体设置有隔离膜;进液管的末端与隔离膜密封连接且与溶解腔导通;出液管的左端贯穿过隔离膜抵达溶解腔的左端部,出液管的侧壁与隔离膜密封连接;软化液储存箱内底部安装有定量蠕动泵;出液管的右端与定量蠕动泵连通;定量蠕动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废液排出装置。本发明其能够长时间佩戴,连续不断的软化耵聍,其软化液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软化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科医疗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软化溶解耵聍的一种外耳道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耵聍,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耵聍腺是一种特殊的汗腺,位于长有耳毛的外耳道皮肤处。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成薄片状,但有的耵聍状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如尘埃、小虫子等)的作用。平时借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可自行脱落排出。耵聍栓塞是指外耳道内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使耵聍在外耳道内聚集成团,阻塞外耳道。耵聍栓塞形成后,可影响听力或诱发炎症,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耵聍栓塞因程度及部位的不同而症状有异。外耳道未完全阻塞者,多无症状;患者有临床表现前来就诊时,往往可见到耵聍完全阻塞外耳道。
目前,对于耵聍栓塞的治疗,均是首先采用软化液将耵聍软化,然后再用耵聍钩等类似的工具将耵聍取出。对于耵聍的取出工具多种多样,但是最重要的软化步骤,没有专用的工具,每次软化操作,必须滴药数天,软化后再找医生冲洗。因此每次看医生所需费力费时且费用高,给患者造成一定负担。对于耵聍软化方面的工具,较为先进的设计为申请号为201610735108 .4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超声波的外耳道耵聍冲洗装置与方法,其能够提高单次冲洗的效率,但是其机构复杂,成本较高,并且对于较为坚固的耵聍,还是需要反复的冲洗,仍然不能解决现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耳道清理装置,其能够长时间佩戴,连续不断的软化耵聍,其软化液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软化效率高,减少患者耵聍取出前反反复复的就医工作,有利于降低耵聍栓塞的治疗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外耳道清理装置,包括软化液储箱、入耳管;
所述的软化液存储箱体竖直设置,其内腔顶部设有与外界导通的注液孔、注液孔内密封配合有硅胶塞;
所述的入耳管横向设置,入耳管为软质硅胶材质,入耳管的左端口径小于右端口径,右端与软化液储存箱的左侧底部连通;入耳管的管腔在左端部一体设置有隔离膜;隔离膜左端的开口管腔为溶解腔;入耳管的管腔内部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的内径为0.5mm-1mm;出液管的直径为1.5mm-1.8mm;进液管的末端与隔离膜密封连接且与溶解腔导通;出液管的左端贯穿过隔离膜抵达溶解腔的左端部,出液管的侧壁与隔离膜密封连接;出液管的右端延伸至软化液储存箱内,软化液储存箱内底部安装有定量蠕动泵;出液管的右端与定量蠕动泵连通;所述定量蠕动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废液排出装置;软化液储存箱的底部安装有为蠕动泵供电的纽扣电池供电电路;
所述的废液排出装置包括与蠕动泵输出端导通的排液管;与排液管中部连通的外排分路管;与排液管上端出口导通的废液隔离膜囊;外排分路管的末端穿过软化液存储箱的侧壁与外界导通,其出口处密封配合有封帽;废液隔离膜囊呈波浪线形折叠设置;所述废液隔离膜囊由聚乙烯薄膜塑料制成,其空腔最大容积与软化液存储箱内腔体积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昊;陈仁杰;张大为;刘冰,未经明昊;陈仁杰;张大为;刘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96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