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耐热导电铝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7137.0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4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武玉英;徐祺玮;徐建明;徐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港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1/02;C22F1/04;H01B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陈书华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淮安市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铝合金 耐热 金属元素 精炼剂 电解铜 冶炼技术领域 导电性 工业纯镁 耐热性能 综合性能 制备 合金 | ||
本发明公开了冶炼技术领域的一种高强耐热导电铝合金丝,该高强耐热导电铝合金丝成分包括:铜2.5‑2.7份、银0.1‑0.2份、镁0.5‑1.0份、镍3.0‑3.4份、钛0.1‑0.2份、钨0.2‑0.4份、锌2.5‑2.7份、硼0.4‑0.8份、锰1.0‑1.2份、铁3.0‑4.2份、其余为铝,所述铜的纯度为95%的电解铜,所述镁为工业纯镁,所述该高强耐热导电铝合金丝成分还包括精炼剂,且精炼剂的比重为0.2‑0.3份,该高强耐热导电铝合金丝,通过各种金属元素的组合,综合性能较高,通过银和铜的加入提高其导电性,通过镁、镍、钛、锌和铁等金属元素的加入增加其强度,通过硼、锰和钨的加入,增加合金的耐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耐热导电铝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常见的轻质金属材料,它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航天、机械、通信等工业中,它具有加工性能好、质量轻等特点,随着轻量化和能源低消耗的要求,铝合金的需求量不断扩大,随着铝合金的广泛运用,对于铝合金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铝合金的强度、耐热性能和导电性能均由较高要求,现有的铝合金对于这些方面难以同时满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强耐热导电铝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耐热导电铝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于铝合金的强度、耐热性能和导电性能均由较高要求,现有的铝合金对于这些方面难以同时满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耐热导电铝合金丝,该高强耐热导电铝合金成分包括:铜2.5-2.7份、银0.1-0.2份、镁0.5-1.0份、镍3.0-3.4份、钛0.1-0.2份、钨0.2-0.4份、锌2.5-2.7份、硼0.4-0.8份、锰1.0-1.2份、铁3.0-4.2份、其余为铝。
优选的,所述铜的纯度为95%的电解铜,所述镁为工业纯镁。
优选的,所述该高强耐热导电铝合金丝成分还包括精炼剂,且精炼剂的比重为0.2-0.3份。
一种高强耐热导电铝合金丝的制备方法,该高强耐热导电铝合金丝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S1:融化原料:根据权利要求1进行选取原料:铜2.5-2.7份、银0.1-0.2份、镁0.5-1.0份、镍3.0-3.4份、钛0.1-0.2份、钨0.2-0.4份、锌2.5-2.7份、硼0.4-0.8份、锰1.0-1.2份、铁3.0-4.2份、其余为铝,分别将铜、银、镁、镍置于200-240℃进行融化,分别将钛、钨、锌、硼、锰、铁置于300-400℃下进行融化,将铝置于500-580℃下进行融化,熔融后进行保温处理;
S2:原料配比:将步骤S1中熔融状态下的铜、银、镁、镍与铝进行混合,混合20分钟后,将钛、钨、锌、硼、锰、铁再与铜、银、镁、镍和铝的混合原料进行混合;
S3:搅拌均匀:将步骤S2中混合后的所有原料获取,并将混合后的原料加入搅拌装置中,待搅拌均匀后将搅拌的混合原料排出到坩埚中继续保温;
S4:浇铸成型:将步骤S3中搅拌均匀的混合原料浇铸到模具中,浇铸后,将模具置于常温下冷却;
S5:淬火加强:将步骤S4中冷却后的成型合金材料进行淬火处理;
S6:表面处理:将步骤S5中淬火后的合金材料取出,将淬火后的合金表面进行打磨光滑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保温处理的时间为15-25分钟,且保温温度为熔融状态时的加热温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搅拌的时间为16-20分钟,且搅拌的过程中进行保温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淬火的加热温度为600-700摄氏度,保温30-40分钟,且升温速度为2-3摄氏度每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港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港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7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Ni基超合金
- 下一篇:一种电子器件用陶瓷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