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坯的两端面磨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2788.0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盐川博康;右田宪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万阳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21/04;B24B21/18;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青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坯 端面 磨削 装置 | ||
本发明同时进行钢坯的两端面的平面部的加工与圆周缘部的倒角加工双方从而实现省空间及节能。用钢坯的两端面磨削装置(1)的右端的钢坯搬入装置(28)向钢坯搬运装置(2)搬入。使两端面磨削装置的靠边装置工作使托盘(23)上的钢坯(3)靠近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装置(4A)侧。驱动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装置,用磨削带(46)磨削加工钢坯的一侧的端面的平面部。该平面部的磨削加工结束的钢坯被钢坯搬运装置搬运至第一倒角用磨削装置(5A)的加工位置。使第二个靠边装置工作来推压靠边导向件而使托盘上的钢坯靠近第一倒角用磨削装置侧。沿箭头E方向搬运钢坯,磨削带(57)边使被支承为可旋转的钢坯旋转边进行倒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切断后的圆形棒钢等钢坯的两端部进行磨削的磨削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在钢坯的搬运工序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多个钢坯的两端面的平面部的加工与圆周缘部的倒角加工双方的钢坯的两端面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被称为钢坯的圆形棒钢的短尺寸材料是通过对较长的棒材进行利用锯片而实现的切断加工、或者进行利用被称为剪切切断的冲压而实现的切断加工等来制成的。在之后的处理工序中,利用加热炉对钢坯进行加热,或者不对钢坯进行加热而在常温状态下将钢坯投入冲压金属模具,将其塑性加工成近似目标形状。如此地经过锻造工序后再经过机械加工工序等而完成零件的工序是一般的锻造品的制造工序。
在利用上述的各切断加工进行的坯料获取工序中得到的钢坯的品质的优劣会给成品的品质带来较大的影响,品质低劣的钢坯会保持原样地成为品质低劣的锻造品亦即对最终成品的品质带来影响。通常,对于钢坯而言,与其切断方法无关,缺陷的产生部位都大致确定,即是两端面的平面部与其圆周缘部双方。即,因剪切切断,在切断过程中,在钢坯端面的平面部、圆周缘部产生作为向端面外突出的形态的突起的飞边、飞翅等。
在钢坯具有飞边、飞翅等缺陷的情况下,若在热压或者冷压工序中保持原样地对含有该缺陷的钢坯进行制造,则所得到的锻造品会成为产生破裂、剥离的缺陷锻造品。另外,若在热压或者冷压工序中保持原样地对在钢坯附着有飞边、飞翅的坯件进行制造,则对于所得到的锻造品而言,有时因作为突起物的飞边、飞翅熔融而该突起物的附着更加稳固。在该情况下,在冲压成型后的产品中,在锻造品表层部存在成为剥离现象、裂纹的起因的缺陷等不良部分。
本申请人提出的专利文献1的装置是钢坯的两端面的平面部磨削装置,其以如下目的来完成:对钢坯进行自动搬运,并且全自动地除去在钢坯的端面的平面部产生的飞边、飞翅等缺陷部位,从而提高锻造品质。另外,本申请人提出的专利文献2的装置是钢坯的两端面的圆周缘部的倒角加工装置,其对钢坯进行自动搬运,进行钢坯端面的圆周缘部的飞边、飞翅等的除去处理,从而实现锻造金属模具的长寿命化。
在坯料获取工序中得到的钢坯在两端面的平面部与其圆周缘部双方产生缺陷,因此需要进行平面部的加工与圆周缘部的倒角加工双方。但是,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的装置各自利用单独的磨削装置进行钢坯的平面部的加工与圆周缘部的倒角加工。因此,用于设置两台磨削装置的面积变大,两台磨削装置的用于使钢坯自动搬运运行的运行能量也变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94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103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上述那样的背景下发明的,其实现如下的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进行钢坯的两端面的平面部的加工与圆周缘部的倒角加工双方、省空间且节能的钢坯的两端面磨削装置。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如下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万阳,未经株式会社万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2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