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去保护帽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1359.1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6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哈尔滨)华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陈书华 |
地址: | 150006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保护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去保护帽机构,包括设立在锂电池生产线旁的架体,架体上部的横杆用于吊载自动去保护帽机构的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夹取装置,其中动力装置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作用于夹取装置,通过夹取装置实现锂电池保护帽的自动去除操作。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去保护帽机构,实现了自动化去帽、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去帽工作的可操作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去保护帽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锂电池生产环节,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完成去锂电池保护帽的工作,尚无专业器具,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影响了实现锂电池装箱大规模量产,企业生产线无法实现工业自动化。
有鉴于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满足目前对锂电池生产环节尤其是自动去保护帽环节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去保护帽机构,改善上述去帽过程中的缺点,缩短去帽时间、实现自动化去帽、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去帽工作的可操作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去保护帽机构,设立在锂电池生产线旁的架体,架体为双体三角形支撑结构,其上部的横杆用于吊载自动去保护帽机构的主体部分,使得主体部分位于生产线的正上方;
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夹取装置,其中动力装置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作用于夹取装置,通过夹取装置实现锂电池保护帽的自动去除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分的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夹取装置包括:压紧气缸、去帽气缸、连接背板、导轨滑块、齿轮、背向运动气缸、第一T型板、手指座、止动板、第二T型板、齿条、手指、手指气缸、摩擦板、弹簧、弹簧导柱、压紧橡胶、压紧机构骨架。
进一步的,去帽气缸驱动连接背板,两根齿条安装在导轨滑块上,同时上述两根齿条分别与第一T型板和第二T型板使用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背板与导轨滑块上的导轨通过紧固件进行紧固连接,齿轮与两根齿条啮合,用于传递动力,背向运动气缸7则带动两个齿条做背向运动。
进一步的,在架体横杆的端部设置压紧气缸,压紧气缸下部连接门字形的压紧机构骨架。
进一步的,压紧机构骨架下部为压紧橡胶,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时,可以带动压紧机构骨架和压紧橡胶将电池固定。
进一步的,手指座上设置有摩擦板和止动板,手指座与摩擦板通过销钉做连接,止动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手指座上,止动板与弹簧和弹簧导柱相连,弹簧套在弹簧导柱上,弹簧导柱末端带有螺纹,安装在对应的止动板上的螺孔上面,形成一个类似麦弗逊结构的运动结构。
进一步的,手指气缸用于驱动手指,手指用于夹紧保护帽。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连接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电池生产过程中自动去保护帽的方法,采用上述自动去保护帽机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时,带动压紧机构骨架和压紧橡胶将电池固定;
步骤二:去帽气缸带动连接背板向下运动,开始第一步去帽,手指座上的摩擦板这个过程中首先与电池帽接触,按照电池帽上的滚花结构带动其旋转;
步骤三:摩擦板受到一个反向的力,为了克服这个反向的力,止动板固定死,止动板相连的弹簧和弹簧导柱进行柔性摩擦,之后两个手指气缸带动手指夹紧保护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哈尔滨)华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哈尔滨)华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1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