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气床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8422.0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9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圣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28 | 分类号: | B65D90/2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英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气 床垫 | ||
喷气床垫是油库罐区智能分析控制处理回收预控安全连锁系统中、给油罐体内吹扫排出氧气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成套设备装置;通过无氧气体→伸缩管、隔膜上的气囊→单向阀→喷嘴→吹扫,具有均匀吹扫,实现了全方位、零死角的排除过程。隔膜又实现了降低油气的挥发速度,油气是通过固定口有规律的油、气自动交换、释放,正好被无氧吹扫气体从由油层的挥发面把油气的下层吹向罐体出口。实现了快速排氧的最佳方法,给企业、社会降低了损失,带来了安全、环保的福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油库罐区智能分析控制处理回收预防安全连锁系统油罐体吹扫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成套装置。主要运用在石油、油库、化工厂、炼化行业、加油站及储存易挥发可燃液体高危行业的仓库、罐体或相同用途的行业。
技术背景
当油库罐区随当地气候变化,油库罐体内随温度升高油气不断挥发,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油库灌区的油罐安全处理主要是,直接向罐体内灌入氮气,把油罐体内的油层上的含氧油气,直接稀释的过程中,氮气喷在油层的表面,避免不了氮气在压力的作用下,把原油的表面直接冲成凹凸状,使油液在罐体中产生震荡造成油液浮腾,油液就形成雾状,同时加快了油液中挥发物质的挥发速度,通过氮带向大气。通过向罐体内部注入大量氮气,减小油气与氧气混合浓度的爆炸限,迅速把油气和原有的空气混合气体同时排出罐体外。这个过程就能使油库罐区得到有效安全保障,却给社会、企业造成周边环境严重污染,同时带出大量原油资源,造成大量原油损失(经济损失),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后果。
本发明就可以做到通过向罐体内部注入大量氮气或其它方法时,减小油气与氧气混合浓度的爆炸限,又能阻止油液形成雾状,隔断加速油气挥发的办法,同时还能使油库罐区得到有效安全保障,杜绝给社会、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更做到了减少污染的排放量、让自然环境,跟人类共存发展的措施。
发明内容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摘要图
图2为喷气原理图
图3为油气交换图
图4 为喷气床垫图
喷气床垫是油库罐区智能分析控制处理回收预防安全连锁系统或同用途的主要配套装置。就是把喷气床垫放入油罐体内图中(2)所示,油液层图中(7)所示,喷气床垫图中(6)所示,在油层上方,喷气垫上方是空气与油气的混合气体图中(3)所示,气与油之间就形成了一层膜图中(12)所示,这层膜就有效的减小了原油的挥发速度,同时有效的隔断了油罐体油液与油层上方的氧接触。
技术原理:
当油库罐区随当地气候变化,油库罐体内随温度升高油气不断挥发,如果油气不能均匀快速的把罐体内的氧气带出罐体内进行除氧,同样出现危险,给现场带来灾难。因此我们又利用喷气床垫,铺盖在油层上,喷气床垫的下层是一张可伸缩具有弹性的膜,当喷气床垫的气囊图中(10)所示,通气就自然把气囊壁和油罐体内壁紧紧吻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圆环,或可变形的不规则环状体。在隔膜的范围内设计了合理的油气交换口图中(9)所示,目的就是原油随当地气候变化,油库罐体内随温度升高油气不断挥发形成的油气图中(3)所示,必须通过指定的路径向周围的出气口进行有规律的排放;油气交换口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原油在进油或卸载的过程中有油液排放在喷气床垫上,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与油液全部流动到一起,这个口给油液流向在一起的汇聚窗口图中(7)所示,;所以油气通过喷气床垫的隔膜不仅有阻断原油油气挥发目的,还有油、气交换功能。油气交换口的布置距离以开孔的中心距离一般控制在0.3平方米范围内,每个孔的大小由气囊与气囊的壁来界定。
喷气床垫中的气囊均匀的布在隔膜上,气囊的低端面紧紧与隔膜连成一体,成波纹型盘旋,气囊与气囊的间隙在300毫米范围内,气囊的直径在200毫米到100毫米之间,气囊的最外端的一处与伸缩管相连为入气口,末端为中心端端口密封,端面有一喷气嘴相连,目的就是把末端形成的死角的氧气吹净。气囊同时有阻隔气囊内部与外部气体的污染真正保证了气囊中的无氧气体不受罐体内部含氧气体的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圣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凯圣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84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