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6114.4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7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劲峰;宁科功;伍鹏;张秋霞;刘萍;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9 | 分类号: | A61K8/99;A61K8/9794;A61K8/9789;A61K8/97;A61K8/02;A61K8/81;A61K8/73;A61K8/58;A61K8/49;A61K8/365;A61K8/34;A61K8/19;A61K36/00;A61K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齐云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 崩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口腔清洁用品领域。该口腔崩解片其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崩解剂50~80%和清新剂20~50%;清新剂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副干酪乳杆菌10~45%、云南白药提取物10~35%和香精20~55%。片剂的设计,便于携带,同时该口腔崩解片能在口腔内快速崩解,使清新剂快速遍布口腔,达到漱口的目的。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口腔崩解片的制备方法简单,包括将原料干燥后混合均匀,于3~5kg压力下压制成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清洁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异味在人们的社交中会产生负面影响。轻微的口腔异味不容易被发觉,但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扣了形象分;较重的口腔异味会使人产生明显的延误感,严重影响社交。口香糖、口喷等产品虽然能掩盖口腔异味,但常常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最好的办法是刷牙以及使用漱口水漱口,但牙膏与普通的漱口水不方便携带,不能频繁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崩解片,片剂的设计,便于携带,同时该口腔崩解片能在口腔内快速崩解,使清新剂快速遍布口腔,达到漱口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崩解片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口腔崩解片呈片剂,便于携带,同时能够起到清新口气的作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口腔崩解片,其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崩解剂50~80%和清新剂20~50%;清新剂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副干酪乳杆菌10~45%、云南白药提取物10~35%和香精20~55%。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口腔崩解片的香精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香料5~50%和香料载体50~95%。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口腔崩解片的香料包括薄荷醇和薄荷油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口腔崩解片的清新剂按质量百分数计还包括尿囊素2~15%和左旋乳酸锌2~15%。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口腔崩解片的清新剂按质量百分数计还包括叶绿素粉5~10%,叶绿素粉是由小麦草、苜蓿芽以及大麦草混合榨汁后烘干制得。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口腔崩解片的崩解剂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微晶纤维素3%~20%、交联聚维酮5%~15%、碳酸氢钠10%~30%、柠檬酸5%~15%和糖醇25~40%。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口腔崩解片的糖醇包括赤藓糖醇、山梨醇、木糖醇和甘露醇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口腔崩解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干燥后混合均匀,于3~5kg压力下压制成片,其中,原料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崩解剂50~80%和清新剂20~50%;清新剂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副干酪乳杆菌10~45%、云南白药提取物10~35%和香精20~55%。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口腔崩解片的制备方法中干燥包括将崩解剂和清新剂分别置于55~65℃下干燥20~24h。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口腔崩解片的制备方法中崩解剂和清新剂的含水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01~0.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中将崩解剂和清新剂结合使用,副干酪乳杆菌、云南白药提取物和香精均能保持口腔清新,同时副干酪乳杆菌的添加,增加了口腔崩解片的耐受性,更容易保存,同时还从口臭的根源入手,有效清新口气的同时,还有助于预防蛀牙、牙周病、口腔溃疡。此外,云南白药提取物和香精也能清新口气和抑制口腔内的细菌生长。通过将上述原料制成片剂的剂型,便于保持和携带。其使用更加方便快捷,不仅能达到掩盖口腔异味的功能,更能像漱口水一样将导致异味的细菌带出口腔,同时修复牙龈,抑制口腔异味菌的繁殖,更加有效的去除口腔异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6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