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管吻合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0572.9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6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文亚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2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吻合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管吻合支架。
背景技术
覆膜支架(带膜支架)指的是金属支架上涂覆特殊膜性材料(聚四氟乙烯、涤纶、聚酯、聚氨基甲酸乙酯等)的支架,既保留了金属支架的功能,又具有膜性材料的特性。履膜支架用于血管吻合时的止血,履膜支架可用来在血管吻合术中对血管吻合部位进行止血,履膜支架中一种自膨胀支架,自膨胀支架在扩张状态下制造,然后缩小并限定在输送系统中,输送系统将自膨胀支架输送至血管吻合处,然后自膨胀支架从输送系统中释放出来并弹回扩张状态,扩张后的自膨胀支架将吻合处的血管壁封闭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然后进行血管吻合。现有,履膜支架需要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通过计算机把血管造影片上的骨与软组织的影像消除,仅在影像片上突出血管的一种摄影技术)辅助下才能准确定位于血管吻合部位,而在某些不具备DSA或其他成像手段辅助的前提下,履膜支架将无法准确到达血管吻合位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管吻合支架,能够在没有成像辅助的条件下较为准确的定位于血管吻合部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血管吻合支架,包括筒状的弹性支架和包裹在弹性支架外的弹性膜,所述弹性支架与弹性膜之间设有两个向外凸起的弹性凸棱,所述弹性凸棱呈环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凸棱的弹性系数小于弹性支架,所述弹性凸棱在收缩状态时其母线呈与其轴线平行的直线状,所述弹性凸棱扩张后其母线呈外凸的半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架上具有两根穿过弹性凸棱的导丝,所述弹性凸棱可沿导丝滑动。
进一步地,弹性凸棱的内壁上设有弹性桥,所述弹性桥上连接有拉杆,所述弹性凸棱在收缩状态时,所述拉钩与导丝分离,所述弹性凸棱扩张后,所述拉钩拉紧在导丝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架为不锈钢交叉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血管吻合支架,通过设置弹性凸棱可以用手感知血管吻合支架所到达的位置,因此无需成像辅助即可将本发明的血管吻合支架较为准确的定位于血管吻合位置;
2、本发明的血管吻合支架,弹性凸棱弹性支架上的位置及间距可调,从而满足不同血管吻合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血管吻合支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血管吻合支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血管吻合支架中的弹性凸棱与导丝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视图;
图5为图4中B-B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血管吻合支架,包括筒状的弹性支架1和包裹在弹性支架1外的弹性膜2,所述弹性支架1与弹性膜2之间设有两个向外凸起的弹性凸棱3,所述弹性凸棱3呈环状。弹性支架1是一种自膨胀式支架,由镍钛超弹合金薄壁管经过激光精密雕刻制成并编织成网状结构。
输送器将血管吻合支架送至血管内,带有弹性凸棱3部分的血管吻合支架位于输送器外,该部分的弹性支架1向外扩张,弹性膜2与血管内壁接触,弹性凸棱3向外形成血管表面的凸起,手触膜血管外壁可以感触到弹性凸棱3,因此可以确定血管吻合支架所在的位置,然后通过输送器调整弹力凸棱的位置以使血管吻合支架达到所需位置,然后输送器彻底释放血管吻合支架,血管吻合支架准确定位于血管吻合位置。
为了使血管吻合支架能够顺利收缩在输送器内以便于输送器输送,弹性凸棱3的弹性系数小于弹性支架1,所述弹性凸棱3在收缩状态时即在输送器内时,弹性凸棱3的母线呈与其轴线平行的直线状或者近似直线,当弹性凸棱3扩张后即将血管内壁封闭时其母线呈外凸的半圆形。由于弹性凸棱3相对弹性支架1向外凸出,弹性凸棱3相比弹性支架1收缩到输送器内所需的变形量较大,因此,当弹性凸棱3的弹性系数小于弹性支架1时,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弹性凸棱3可以产生较大的形变,从而保证弹性凸棱3能够顺利的收缩至输送器内,而弹性凸棱3的弹性系数可以使其在输送器内时弹性凸棱3与输送器内壁呈线接触,这样弹性凸棱3的外张力可以均匀分布,避免弹性凸棱3与输送器内壁之间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可以将弹性凸棱3较为顺利的从输送器内释放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05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缝合血管移植物、支撑套环
- 下一篇:一种治疗冠脉介入穿孔的可吸收覆膜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