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擦墨水及其专用橡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0129.1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3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全喜;田佩儒;李忠平;杨振华;张月霞;董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1/16 | 分类号: | C09D11/16;B43L19/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4105 | 代理人: | 张福增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墨水 及其 专用 橡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墨水和橡皮,具体属于一种适于在纸张上书写的可擦墨水及其专用橡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墨水的要求也在改变,既要求墨水具有一定的色牢固度,又要求在需要脱色时容易将字迹脱除,同时便于废纸的回收利用。
无论是书写墨水、标记墨水,还是印刷墨水,都是由化学药品组成的。以中性笔为例,它是一次性笔,既不能回收,也无法重复利用,用完丢弃后笔芯中含有的挥发性物质、多余墨水、浮脂等污染物,会造成土壤、河川的污染。
现有的墨水有染料型墨水、鞣酸铁型蓝黑墨水以及颜料型墨水,涵盖蓝黑、纯蓝、黑、红、绿、棕等色型,但是目前的墨水所用的色料都很难脱色。有些墨水选用直接染料作为主色料,降解困难,书写字迹错误时不易脱色和修改,书写过的废纸回收利用时也不易脱色。
在当前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发展主题下,解决上述问题必将成为墨水行业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擦墨水及其专用橡皮,所述的墨水应能用专用橡皮温和地降解脱色,实现对书写字迹的修改,有助于废纸的脱墨;所述的专用橡皮应无毒无害,应能温和有效地实现所述墨水的脱色。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擦墨水,组分按重量份数计:甲基蓝4-6份,乙二醇6-10份,苯甲酸钠0.2-0.8份,丙三醇5-15份,羧甲基纤维素0.5-1.5份,纯净水75-85份。
可擦墨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原料重量分数计,将甲基蓝、乙二醇、苯甲酸钠、丙三醇、羧甲基纤维素、纯净水于常温下充分混合均匀,再加热到40℃,继续搅拌1-3小时,静置、过滤,即得可擦墨水。
一种可擦墨水的专用橡皮,组分按重量份数计:聚氯乙烯15-25份,己二酸二辛酯10-20份,生石膏30-33份,硬脂酸钠9-12份,亚硫酸钠16-19份,对羟基苯甲醚0.5-1.0份,氢氧化钙0.5-0.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0-2.5份。
专用橡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原料重量分数计,将聚氯乙烯和己二酸二辛酯混合,加热到120℃,搅拌混合5-10分钟后,再加入生石膏、硬脂酸钠、亚硫酸钠、对羟基苯甲醚、氢氧化钙、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搅拌均匀后,转移至模具中成型,即得专用橡皮。
一种书写擦除套装,包括灌装以上所述可擦墨水的笔和所述的专用橡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可擦墨水及其专用橡皮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可擦墨水可以用专用橡皮温和地降解脱色,很容易实现对书写字迹擦除修改,书写过的废纸也容易脱墨,有利于回收利用。
2、本发明专用橡皮无毒无害,能温和有效地实现墨水的脱色。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可擦墨水:甲基蓝4份,乙二醇7份,苯甲酸钠0.4份,丙三醇5份,羧甲基纤维素0.7份,纯净水75份。
可擦墨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原料重量分数计,将甲基蓝、乙二醇、苯甲酸钠、丙三醇、羧甲基纤维素、纯净水于常温下充分混合均匀,再加热到40℃,继续搅拌1-3小时,静置、过滤,即得所述可擦墨水。
一种专用橡皮:聚氯乙烯15份,己二酸二辛酯12份,生石膏30份,硬脂酸钠10份,亚硫酸钠17份,对羟基苯甲醚0.5份,氢氧化钙0.6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份。
专用橡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原料重量分数计,将聚氯乙烯和己二酸二辛酯混合,加热到120℃,搅拌混合5-10分钟后,再加入生石膏、硬脂酸钠、亚硫酸钠、对羟基苯甲醚、氢氧化钙、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搅拌均匀后,转移至模具中成型,即得所述专用橡皮。
实施例2:
一种可擦墨水:甲基蓝4份,乙二醇6份,苯甲酸钠0.6份,丙三醇8份,羧甲基纤维素0.5份,纯净水78份。
可擦墨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原料重量分数计,将甲基蓝、乙二醇、苯甲酸钠、丙三醇、羧甲基纤维素、纯净水于常温下充分混合均匀,再加热到40℃,继续搅拌1-3小时,静置、过滤,即得所述可擦墨水。
一种专用橡皮:聚氯乙烯18份,己二酸二辛酯10份,生石膏32份,硬脂酸钠10份,亚硫酸钠17份,对羟基苯甲醚0.7份,氢氧化钙0.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01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