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地基以上土方开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3123.1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0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卿;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卿;王颖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9/06;E02D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3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基 开挖 基坑 土方开挖 挖掘机 载重汽车 密实 建筑物基础 地下水位 分层开挖 施工过程 运输道路 抽水机 深层土 土层 边坡 浅层 高程 渗水 养护 防护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地基以上土方开挖的方法,具体包括:(1)正铲挖掘机工作基坑的开挖,具体步骤为:(1a)工作基坑主要运输道路修筑;(1b)正铲挖掘机工作基坑的开挖;(2)硬地基上载重汽车的回旋地开挖;(3)硬地基以上土方的开挖,具体步骤为:(3a)浅层土的开挖;(3b)深层土的开挖;(3c)渗水的排除;(4)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具体包括:(4a)主要道路的修筑及养护;(4b)抽水机的配合;(4c)分层开挖的先后顺序;(4d)工作班次的安排;(4e)边坡的防护。该发明方法针对硬地基以上土层厚度为5~10m且相对密实,地下水位在硬地基以上,建筑物基础底部设计高程在硬地基以下时所进行的土方开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方开挖的方法,尤其是一种硬地基以上土方开挖的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各种土建工程施工中,基础土方开挖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然而其开挖方法则有诸多。在实际施工中,工程技术人员一般不考虑土层构成情况,只注重地下水位的顶面高程,通常的做法是:采用加设井点或深井以降低地下水位,将地下水位降低到建筑物基础底部的设计高程以下若干米,然后再采用分层开挖的方法进行施工。然而,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这么一种情况:建筑物基础底部的设计高程在硬地基以下,且地下水位又较高,通常在硬地基以上,同时硬地基以上的土层比较厚且相对密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采用分布井点或深井以降低地下水位到建筑物基础底部的设计高程以下若干米,然后再采用分层开挖的方法进行施工,势必会造成土方开挖的工期向后拖延,且整个工作时间的利用率不高,同时施工机械不能更充分地发挥其效用。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建设工期不被延误,能够达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且效果比较明显之目的,特提出下面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地基以上土方开挖的方法,针对硬地基以上的土层厚度为5~10m且相对密实,地下水位在硬地基以上,建筑物基础底部的设计高程在硬地基以下时所进行的土方开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硬地基以上土方开挖的方法,具体包括:
(1)地基的分类
根据施工机械(挖掘机和自卸载重汽车)在满负荷下对地面的平均压力R1(kg/cm2),再加上一定的富裕量C(这种富裕量可为R1的百分比),作为地基的容许承载力[R](kg/cm2),将地基分为三类:
第一类:软弱地基 [R]<1.0
第二类:一般地基 1.0≤[R]<3.0
第三类:硬地基 [R]≥3.0
这种分类是相对的,其目的是能使运输机械在满负荷情况下,能在地基上正常工作,不致于陷车。
(2)硬地基以上土方的开挖,具体步骤为:
(2a)正铲挖掘机工作基坑的开挖,具体包括:
①工作基坑主要运输道路修筑:在开挖土方之前,应修筑施工基坑的土方运输道路,路面宽度应根据实际运输机械而定,一般为5~7m。道路坡降应根据施工场地的地形,结合运输机械的最大纵向爬坡而定,路径按规定的坡降直伸到硬地基上。修筑道路时,先用反铲挖掘机在原地面上顺道路走向开挖,在开挖过程中,潜水泵要紧密配合,哪里有水就在哪里排水,同时,道路两边要挖排水沟及集水井,以确保路面不积水。人工要与挖掘机相互配合,边挖边整修道路及排水沟,并用石子及时铺筑路面。如果地面距硬地基的距离大于反铲挖掘机的最大挖深,这时则可采用分层开挖的方法修筑道路。在开挖第二层时,可以在第一次开挖后的底部用方木或圆木垫一条道路,挖掘机可以在其上逆着道路的前进方向进行开挖,载重汽车配合挖掘机将开挖出的土运走,直到将道路修筑好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卿;王颖,未经王玉卿;王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3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