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8982.1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2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南泽伸司;须江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3B5/00;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抖动 修正 功能 光学 单元 | ||
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通过使用可动框的支承机构支承可动体,能减少因外部冲击导致的可动体的移动量。本发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具有:利用保持架保持光学模块的可动体(10)以及将可动体支承为相对于固定体(20)能够摆动的万向架机构(30)。万向架机构具备作为万向弹簧的可动框。可动框具备支点部(61)以及连接部(62),连接部具备蜿蜒部(63)。蜿蜒部的截面形状是如下形状:在将与第一轴线(R1)以及第二轴线(R2)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Q1),将与第一方向正交并且与蜿蜒部的蜿蜒路径(S)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Q2)时,构成可动框的板状弹簧中的每张板状弹簧的第二方向的厚度(t2)比第一方向的厚度(t0)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万向架机构将可动体支承为能够摆动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装设有拍摄用的光学模块的各种光学单元。该光学单元为了抑制因手抖、振动导致的拍摄图像的紊乱,具备使光学模块摆动从而修正抖动的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并且,该光学单元具备配置于可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万向架机构作为用于将装设光学模块的可动体支承为相对于固定体能够摆动的支承机构。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这种万向架机构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4501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万向架机构具备矩形框状的万向弹簧(可动框)和支持万向弹簧的摆动支承部。设置于万向弹簧的对角位置的两组摆动支承部中的一组设置于固定体,另一组设置于可动体。在万向弹簧设置有被摆动支承部支承的支点部,在将支点部与支点部相连的连接部设置有蜿蜒部。
通过在万向弹簧(可动框)设置蜿蜒部,万向弹簧不仅具有平面方向的弹性,还具有与平面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弹性。然而,因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用途不同,有时不优选蜿蜒部的弹性过大。例如,存在想要减少施加外部冲击时的可动体的移动量的情况。然而,没有人提出过与这样的期望对应的形状的万向弹簧的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课题是在通过使用可动框的支承机构支承可动体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中,减少因外部冲击导致的可动体的移动量。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具有:可动体以及固定体;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将所述可动体支承为能够绕彼此相交的第一轴线以及第二轴线摆动;以及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所述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使所述可动体摆动,所述支承机构具备:可动框;以及多个摆动支承部,所述多个摆动支承部支承所述可动框,所述多个摆动支承部中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固定体,所述一部分以外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可动体,所述可动框是一张板状弹簧,或者是多张所述板状弹簧沿与所述第一轴线以及所述第二轴线正交的第一方向重叠的层叠体,所述板状弹簧具备与所述摆动支承部接触的支点部和将所述支点部与所述支点部相连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备位于比所述支点部靠内周侧的位置的蜿蜒部或者弯曲部,所述蜿蜒部或者所述弯曲部的每张所述板状弹簧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所述蜿蜒部的蜿蜒路径或者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路径正交的第二方向的厚度比每张所述板状弹簧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厚度厚。
根据本发明,将可动体支承为能够摆动的支承机构具备可动框,可动框是一张板状弹簧,或者是多张所述板状弹簧重叠的层叠体,板状弹簧具备被摆动支承部支承的支点部和位于比支点部靠内周侧的位置的蜿蜒部或者弯曲部。因此,可动框具有包括板状弹簧的平面方向的弹性,因此能够防止因外部冲击导致的装置的破损。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采用提高蜿蜒部或者弯曲部的刚性的形状。具体地说,采用如下形状:在将与第一轴线以及第二轴线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将与第一方向正交且与蜿蜒部的蜿蜒路径或者弯曲部的弯曲路径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时,第二方向的厚度(从第一方向观察时的蜿蜒部或者弯曲部的粗度)比第一方向的厚度(与包括板状弹簧的平面正交的方向的厚度)厚的截面形状。这样的形状不仅能够使蜿蜒部或者弯曲部具有平面方向的弹性,还能够适度提高蜿蜒部或者弯曲部的刚性。因此,能够减少因外部冲击导致的可动体的移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8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