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粮食防治霉菌的物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67010.0 申请日: 2017-02-07
公开(公告)号: CN106819098A 公开(公告)日: 2017-06-13
发明(设计)人: 丁超;裴永胜;杨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财经大学
主分类号: A23B9/06 分类号: A23B9/06;A23B9/08
代理公司: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0 代理人: 林辉轮
地址: 210023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粮食 防治 霉菌 物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产品储藏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脉冲强光设备防治粮食中霉菌滋生的粮食防治霉菌物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因虫霉污染造成的储粮损失高达200亿斤以上,据统计,我国粮食因霉变、发芽等问题,其年均损失率在5%以上。发霉粮食产生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最为致命的生物致癌物,人体长期摄入发霉粮食,无疑会导致癌变的发生。为控制储粮期间霉菌过量繁殖,仓储企业常用干燥方法降低水活度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以及使用化学品熏蒸的方法,但一般商业上为保证碾米质量采用低热风温度干燥,不足以使霉菌失活,只是迫使其处于休眠状态,一旦温湿度达到适宜条件便会生长造成二次污染,而化学方法有化学试剂残留等缺点,不适合绿色生态储粮发展的要求。为此研发新型替代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脉冲强光设备防治粮食中霉菌滋生的物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粮食进行杀菌后会在粮食中产生多余的化学残留物质,不仅无法控制灭菌质量,而且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绿色生态储粮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粮食防治霉菌的物理方法,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将粮食定量均匀的平铺于反光性较好的容器或铺设有反光材料的传送带上,形成粮食薄层;

B.脉冲强光处理:将盛有粮食的托盘或平板放入支架上,置于脉冲强光装置中进行照射处理;

C.照射后,协同其他物理干燥方法,将脉冲处理后的粮食水分控制在14%以下进仓入库储藏或直接销售。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粮食是未脱壳或脱壳处理后的稻谷类、小麦类、玉米类和豆类谷物粮食。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步骤1中,所述反光性较好的容器为不锈钢托盘、铝盒或采用反光性能较好的材料包裹的容器。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反光性能较好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锡箔纸、反光布、镀铝膜。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1中粮食颗粒应均匀平铺,完全覆盖盛放容器的表面,当粮食经过翻转照射后,需保证平铺粮食薄层的均匀性。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支架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支架,其距顶部氙灯垂直距离为5~20cm,表面最大载物面积为55*25cm2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2中所述脉冲强光装置包括氙灯、杀菌腔和控制模块,脉冲强光装置输入电压为220v,波长范围为200~1100nm,脉冲宽度为10us,输出频率为1~3Hz,单脉冲照射能量为200J,脉冲强光杀菌强度为0.1~0.4J/cm2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步骤3中物理干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红外辐射干燥、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对谷类各种粮食脉冲强光杀菌效果显著,控制了粮食表面的霉菌生长繁殖,经检测,霉菌总数低于2log cfu/g,粮食水分下降0.5%左右,可有效延长粮食保质期。

(2)本发明选用的脉冲强光杀菌在适宜的照射强度下对粮食的品质(精米率、色度、爆腰率、气味、质地等)无显著影响,不影响粮食的储藏或销售。

(3)本发明处理粮食霉菌的加工流程短、工艺过程简便易行。该方法不必加入化学杀菌剂,既避免了粮食在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降低环境污染,也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对粮食内在质量的影响。

附图说明

如图1为脉冲强光不同闪照强度对稻谷和小麦杀菌效果的影响;

如图2为脉冲强光不同闪照时间对稻谷和小麦杀菌效果的影响;

如图3为脉冲强光不同闪照距离对稻谷和小麦杀菌效果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1.粮食的选择:选择初始水分为19.5%储藏期为一年左右的稻谷,且该稻谷未经干燥处理。

2.脉冲强光杀菌:将稻谷均匀平铺在28*17cm2的不锈钢托盘中,为了保证脉冲光对粮食颗粒照射的均匀性,在放置稻谷的过程中,稻谷应尽量铺满于托盘表面。将制备好的托盘置于脉冲强光设备杀菌腔内,闪照的垂直距离12cm,脉冲强光杀菌强度0.4J/cm2,闪照时间60s,每秒照射3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财经大学,未经南京财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7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