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层石墨烯环层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2107.2 | 申请日: | 201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5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曹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29 | 分类号: | G02F1/29;A41D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层 石墨 烯环层 调控 三维 光学 隐身 斗篷 | ||
1.一种基于多层石墨烯环层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该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包括衬底层、间隔层、石墨烯环层组成的表面覆盖环层、内部支撑壳、控制单元和供能单元;表面覆盖环层为多个石墨烯环层自下而上叠加构成,每个石墨烯环层之间均有间隔层隔离;内部支撑壳处于多层石墨烯环层内侧,用于承载多层石墨烯环层,被隐藏的目标放置于内部支撑壳的腔内;内部支撑壳与石墨烯环层接触,同时内部支撑壳对应于每个石墨烯环层处都钻有小孔,小孔孔径为1μm~1cm、深度为1μm~10cm;小孔内安装导线,导线一端连接在石墨烯环层上,另一端依次经过控制单元和供能单元接地,通过操控控制单元,调控供能单元对每层石墨烯环层的激励时间,进而控制不同石墨烯环层中石墨烯的费米能级分布,使每层石墨烯环层对应不同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系数,实现光学隐身所需的三维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系数分布,进而使光绕过斗篷区域后,光场恢复原来的分布,实现光学隐身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烯环层的形状是半球体、圆锥体、余弦体、正弦体、圆柱体、半椭圆体、正方体、矩形体或六边体,每一个石墨烯环层独立控制和工作;所述的石墨烯环层是由M层碳原子层构成,其中1≤M≤1000,其宽度为1μm~10cm、厚度为20nm~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隔层是硅酸钙、多元醇/多异氰酸酯、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泡沫玻璃、In2O3、SnO2或ITO,其宽度为1nm~10cm、厚度为1nm~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支撑壳是聚亚胺、塑料、BK7光学玻璃、SiO2、Si3N4或Al2O3;所述的衬底层是聚亚胺、塑料、BK7光学玻璃、SiO2、Si3N4或Al2O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支撑壳是聚亚胺、塑料、BK7光学玻璃、SiO2、Si3N4或Al2O3;所述的衬底层是聚亚胺、塑料、BK7光学玻璃、SiO2、Si3N4或Al2O3。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是电控、光控、声控或磁控开关;所述的供能单元是电能、热能、光能或核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是电控、光控、声控或磁控开关;所述的供能单元是电能、热能、光能或核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是电控、光控、声控或磁控开关;所述的供能单元是电能、热能、光能或核能。
9.根据权利要求1、2、5、7或8所述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石墨烯环层通过材料生长工艺实现,包括电子束蒸发、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气相外延生长和分子束外延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控三维光学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石墨烯环层通过材料生长工艺实现,包括电子束蒸发、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气相外延生长和分子束外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21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