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咪唑二羧酸镍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0474.0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0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怀霞;崔红新;朱鑫;刘艳菊;邢爱萍;温东晓;张军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4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咪唑 二羧酸 配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咪唑二羧酸镍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的咪唑二羧酸镍配合物的分子式为C6H6N2Ni0.5O6。本发明以2‑羟甲基‑1H‑4,5‑咪唑二羧酸作为桥连配体,采用水热法,将Ni(NO3)2·6H2O与2‑羟甲基‑1H‑4,5‑咪唑二羧酸进行反应,使配体与相应的金属发生配合,从而得到新的咪唑二羧酸镍配合物。该合成方法简单、方便、安全,反应条件温和,产物为晶体,纯度高,便于后续活性研究。本发明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与BSA、HSA均能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配合物作为药物可被血浆载运和储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咪唑二羧酸镍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配位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自1967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B.Rosenbergr教授等发现顺铂具有抗肿瘤活性以来,金属配合物在生物医药方面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很多含有咪唑环的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生物、医药等方面显示出非常独特的性能,如在抗真菌、抗癌,以及治疗低血糖和生理紊乱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咪唑二羧酸类化合物含有多个配位原子,具有多种配位方式,可与多种金属形成性能优良的配合物。镍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与动物心血管、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存在密切的关系,并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代谢,具有缓解肾上腺素升高血压和增强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咪唑二羧酸镍配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最丰富的蛋白,药物进入机体的血循环后,与血清白蛋白不同程度的可逆性非共价结合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贮存、转运、代谢及药理活性的发挥。白蛋白分子内因含有色氨酸、酪氨酸等氨基酸残基而发射较强的内源性荧光,药物与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白蛋白分子内源性荧光变化可为蛋白质分子中荧光生色基团的结构及其所处微环境变化提供有用的信息。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咪唑二羧酸镍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反映药物在生物体内的性质,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具体作用,为药物的设计、筛选及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咪唑二羧酸镍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的咪唑二羧酸镍配合物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纯度高。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发现,咪唑二羧酸镍配合物可与血清白蛋白自发发生作用,与血清白蛋白之间形成荧光较弱或者无荧光的复合物而引起BSA、HSA内源性荧光猝灭,其与BSA、HSA的结合改变了蛋白质分子的构象,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残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2-羟甲基-1H-4,5-咪唑二羧酸制备的咪唑二羧酸镍配合物,所述的咪唑二羧酸镍配合物的分子式为C6H6N2Ni0.5O6。
一种咪唑二羧酸镍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羟甲基-1H-4,5-咪唑二羧酸分散于溶剂中,配制成2-羟甲基-1H-4,5-咪唑二羧酸浓度为0.05mol/L的配体溶液;
将Ni(NO3)2·6H2O溶解于溶剂中,配制成Ni(NO3)2·6H2O浓度为0.05mol/L的镍盐溶液;
(2)将镍盐溶液和配体溶液按照2-羟甲基-1H-4,5-咪唑二羧酸和Ni(NO3)2·6H2O物质的量比1:1的比例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04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实时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咪唑二羧酸钴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