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粘接力聚合物环保喷涂装饰砂浆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8240.2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2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方伟烽;陈建国;祝张法;阮建根;余航斌;王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益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111/27;C04B11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31201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用高粘 接力 聚合物 环保 喷涂 装饰 砂浆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粘接力聚合物环保喷涂装饰砂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石英砂、碳酸钙晶须、有机硅偶联剂、木质素纤维、玄武岩纤维加入到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A;将硅溶胶改性聚丙烯酸乳液、纤维素醚、水和触变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B;将上述制得的混合料A和混合料B混合均匀即得高粘接力聚合物环保喷涂装饰砂浆。本发明制得的喷涂砂浆粘结强度大,耐候性能佳,力学性能优异,环保无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粘接力聚合物环保喷涂装饰砂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作为粗放型的传统住宅建筑方式有很多弊端,比如生产效率低下、工程质量差、安全隐患多、建设周期长、建筑业科技含量较低、环保效益差和建筑能耗较高等一系列问题。而如今大热的住宅产业化的建造方式是与之相对的集约型建筑方式,其将建筑的外墙、楼梯、阳台板等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就地装配组装完成房屋的建造,通过该方法构造的建筑产品称为装配式建筑。
与现场施工相比,预制装配式施工具有施工方便、工程进度快、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且建筑构件的质量容易得到保证等优点,过去我国主要在工业建筑中应用的较多,近年来开始在民用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中采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装配式建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传统建筑物外表面,若依靠现场施工制成多种美观的图案,粉刷彩色涂料不出现色差且久不褪色,是十分困难的。但装配式建筑外墙板通过模具,机械化喷涂、烘烤工艺就可以轻易做到这点。如何得到性能优异的装配式建筑与其所采用的喷涂砂浆的性能是离不开的。
中国专利(201310242008.4)公开了一种外墙保温板粘结砂浆及其制备方法,该外墙保温板粘结砂浆包含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原料:粘结料30-65%、细骨料30-65%、聚合物胶结料2-6%、触变润滑剂0.1-0.3%及速凝剂0.008-0.012%。该粘结料由硅酸盐水泥和高铝水泥按照重量比为15-25:1的比例组成,所述聚合物胶结料由可分散乳胶、有机硅憎水剂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组成。该外墙保温板粘结砂浆的粘结强度高、粘接力大、防水抗渗效果好,从而提高了整个保温系统的耐久性,早凝效果好,缩短了养护周期,但是其耐高温、耐水性能以及力学性能还是不能满足装配式建筑越来越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粘接力聚合物环保喷涂装饰砂浆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喷涂砂浆附着力强,抗开裂性能优异,耐水、耐高温性能佳,力学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粘接力聚合物环保喷涂装饰砂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石英砂、碳酸钙晶须、有机硅偶联剂、木质素纤维、玄武岩纤维加入到混合搅拌机中,在300-80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10-50min,得到混合料A;
(2)将聚合物单体、纳米硅溶胶、乳化剂和水混合均匀,常温下搅拌30-60min,然后加入引发剂混合均匀,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70℃,保温10-27min,然后滴加剩余的引发剂,滴加完毕后并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90℃,保温1-1.3h,然后冷却至30℃,过滤,得到改性聚合物乳液;
(3)将上述制得的改性聚合物乳液、纤维素醚、水和触变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B;
(4)将上述制得的混合料A和混合料B混合均匀即得高粘接力聚合物环保喷涂装饰砂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混合料A中,各组分的用量以重量份计,分别为:普通硅酸盐水泥75-112份、硫铝酸盐水泥20-40份、石英砂90-150份、碳酸钙晶须0.08-0.15份、有机硅偶联剂2-6份、木质素纤维0.5-1份、玄武岩纤维0.8-1.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益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益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8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