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亚胺-单宁酸/水解聚丙烯腈超薄复合膜及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0339.8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7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姜忠义;刘冠华;陈程;侯立鹏;杨昊;高博鑫;潘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67/00;B01D6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亚胺 单宁酸 水解 聚丙烯 超薄 复合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亚胺‑单宁酸/水解聚丙烯腈超薄复合膜,该超薄复合膜厚度小于为300nm,由聚乙烯亚胺层和单宁酸层构成,利用聚乙烯亚胺和单宁酸进行反应性的层层自组装形成,其中,聚乙烯亚胺溶液、单宁酸溶液的交替组装次数为1.5‑5.5。其制备过程包括:制备聚丙烯腈超滤膜水解;配制聚乙烯亚胺溶液和单宁酸溶液,并用HCl和NaOH分别调聚乙烯亚胺溶液和单宁酸溶液的pH;利用聚乙烯亚胺溶液,单宁酸溶液在摇床中的交替组装。本发明超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简便,膜内共价作用强,制得的膜材料用于渗透蒸发乙醇脱水,具有较好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亚胺-单宁酸/水解聚丙烯腈超薄复合膜及制备和应用,属于复合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生产活动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燃料乙醇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的液体燃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生产方法主要是多糖类发酵法,由于细菌自身特性,获得的原料中水含量高,因此必须脱水,这是生产燃料乙醇耗能最大的步骤。作为一种绿色节能的乙醇脱水技术,膜分离在乙醇脱水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膜分离中的醇水分离依赖于渗透蒸发技术,其关键在于获得高性能膜材料。依据渗透蒸发的溶解扩散机理,高性能的膜材料需要同时具备高溶解选择性和扩散选择性,以促进水的吸附和跨膜扩散。聚乙烯亚胺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有吸湿性,其水溶液自身带正电。单宁酸是有较强粘附能力的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廉价易得的优点。层层自组装是一种常用的制备超薄复合膜的方法,但传统制备技术制备超薄膜多是基于静电作用或氢键,制得的膜稳定性不够好,而基于化学反应制备的层层自组装膜则更为稳定。到目前为止,聚乙烯亚胺-单宁酸/水解聚丙烯腈超薄复合膜用于渗透蒸发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乙烯亚胺-单宁酸/水解聚丙烯腈超薄复合膜及制备和应用,本发明基于多酚与氨基在弱碱性,常温常压下即可发生希夫碱/迈克尔加成反应的原理,利用聚乙烯亚胺和单宁酸进行反应性的层层自组装。本方法制备的膜材料用于渗透蒸发乙醇脱水,具有较好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乙烯亚胺-单宁酸/水解聚丙烯腈超薄复合膜,该复合膜由聚乙烯亚胺层和单宁酸层构成;利用聚乙烯亚胺和单宁酸进行反应性的层层自组装形成,其中,聚乙烯亚胺溶液、单宁酸溶液的交替组装次数为1.5-5.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聚乙烯亚胺-单宁酸/水解聚丙烯腈超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聚丙烯腈超滤膜放入摩尔浓度为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热处理1h,用蒸馏水冲洗晾干,得到水解聚丙烯腈超滤膜,记作膜A;
步骤二、室温下,配制质量体积浓度为2-4g/L的聚乙烯亚胺溶液,并用摩尔浓度为0.5mol/L的HCl溶液调节pH为8-10,得到溶液A;
步骤三、室温下,配制质量体积浓度为2g/L的单宁酸溶液,并用摩尔浓度为0.5mol/L的NaOH溶液调节pH为8-10,得到溶液B;
步骤四、将步骤一得到的膜A,在摇床上交替浸泡在溶液A和溶液B中,浸泡在溶液A和溶液B后均水洗;浸泡时间为15分钟,温度为30℃;交替浸泡的次数为1-5次;
步骤五、将步骤四获得的膜,在摇床上浸泡在溶液A中,并水洗,浸泡时间为15分钟,温度为30℃;
步骤六、对步骤五处理后的膜在室温下静置干燥,获得聚乙烯亚胺-单宁酸/水解聚丙烯腈超薄复合膜。
进一步讲,聚乙烯亚胺溶液的质量体积浓度优选为2g/L或4g/L。溶液A和溶液B的pH值优选为8或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03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