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顶空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5998.6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1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朱训智;王元;董德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0047;F24F13/1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宇峰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顶 空调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顶空调机。该吊顶空调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机,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空气经第一进风口进入壳体内,在风机的作用下从第一出风口流出,第一出风口为环形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处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叶式出风栅。根据本发明的吊顶空调机,能够使得空调出风风向可调,更好地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顶空调机。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从柜机、壁挂机演变为不需占地的吊顶天埋型,因为其空调安装的适应性好以及美观度等优点使吊顶天埋型逐渐成为高端住宅的主流。
现有的四面出风天埋式空调机采用的都是离心风扇,因机体内离心风扇吸力作用,室内气流经底部面板中央的进风栅进入机体,然后进入离心风扇,继而吹向四周的换热器,与其进行热交换,最后经底部面板的四个长条形出风口吹出,如此持续进行。由于进风口和回风口彼此位置较近,这样的布局在处于制热工况时,气流易发生短路,影响制热效果。
此外,现有的吊顶式空调,其出风口出风风向不可调,因此导致出风风向单一,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吊顶空调机,能够使得空调出风风向可调,更好地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吊顶空调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机,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空气经第一进风口进入壳体内,在风机的作用下从第一出风口流出,第一出风口为环形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处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叶式出风栅,沿转叶式出风栅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叶片,多个叶片中至少部分叶片的出风角度不同,叶片的出风角度沿着周向方向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或者将转叶式出风栅的整体圆环形结构分割成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扇形区域内的叶片出风角度相同,不同扇形区域的叶片出风角度不同。
优选地,转叶式出风栅包括叶片部和转动连接部,叶片部对应第一出风口设置,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底部。
优选地,叶片部包括沿转叶式出风栅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叶片,多个叶片呈辐射状分布。
优选地,转动连接部为锥台,叶片部连接在锥台的底部边缘,锥台的顶部与风机的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壳体包括侧围板和套设在侧围板上并可相对与侧围板上下运动的升降围板,侧围板上设置有检修安装口,升降围板具有打开检修安装口的第一运动位置以及遮蔽检修安装口的第二运动位置。
优选地,侧围板包括挡板部和叶片部,检修安装口位于挡板部上,升降围板的长度与挡板部的长度相匹配。
优选地,升降围板位于第二运动位置时,升降围板与侧围板的挡板部在轴向方向卡接。
优选地,挡板部的外周设置有止挡凸起,升降围板的内周设置有止挡槽,升降围板位于第二运动位置时,止挡凸起卡入止挡槽内。
优选地,挡板部的外周还设置有周向安装槽,止挡凸起包括沿周向安装槽周向间隔设置的弹性滚珠,弹性滚珠可伸缩地卡入周向安装槽内。
本发明的吊顶空调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风机,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空气经第一进风口进入壳体内,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所述第一出风口为环形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叶式出风栅。在空调器工作时,在第一出风口的出风作用下,转叶式出风栅发生周向转动,由于转叶式出风栅是呈不同角度的百叶状,绕轴心呈星条发散式布局,其角度设置与风扇叶片吹出的风向一致,因此这种转叶可以将送来的推动旋转的风力,再次变向扩散推动空气流动,形成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风,由于其经过了百叶状转叶的扩散,吹在人体上非常舒服,酷似自然风,因此可以提高人体舒适性,有效解决现有的环形出风口出风风向不易调整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5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变蓄热供暖系统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风管式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